“调查显示:65.53%的考生和家长更倾向于到香港读书,香港高校吸引力超过内地一流名校。”今年高考之际,香港8所大学(中文大学、城市大学、香港大学、科技大学、理工大学、岭南大学、浸会大学和教育学院)在内地20个省市招收本科生。有学者指出,内地高考招生格局正在逐步改变。
尖子
考生的新去处
“北京,608;四川,668;辽宁,636。我们和北大、清华的录取分数非常接近。”提起去年录取内地理科生的平均成绩,香港科技大学中国内地学生及学生事务主任朱力径博士一脸骄傲。
陈秀野,北京状元,以687分的高分曾被清华大学录取,但他还是选择了香港科技大学。刘扬,广东状元,放弃复旦大学,投奔香港科技大学。已被确定保送
名牌大学的学生,也是港校重点争取的生源。去年香港科大接触的13个保送生中,已有5人被保送北大,但家长听完科大的介绍后,表示愿送孩子到香港。
奖学金多 机会也多
香港高校一年的学费加生活费约为7万至12万港币。为吸引尖子生,各校都拿出了巨额奖学金。中文大学今年计划在内地招生270人,提供100个全额奖学金,每个全奖包括4年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补贴,约50万港元。
深圳学生薛明宇,于2004年被保送北大,后被香港大学录取。“我并不觉得北大就比港大差,可既然港大不收我学费,还给生活费,我为什么不来?”他说。
并非所有内地学生都冲着香港高校的奖学金而来。陈秀野选择香港科大在于它“视野开阔,中西结合”。“我们除中文系外,学校从教材到课堂全部采用英语教学。很多教授本身就是外国人,不会讲中文。”香港大学中国事务总监黄依倩说。根据《泰晤士报》评比,香港大学在世界200所大学排名中居前50位,许多教授在国际上具有显著影响力。
香港高校极重视学生的对外交流。香港大学每年选派20%的学生到内地或美国、加拿大、欧洲、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地的大学交流。中文大学每年有600多名外国学生来交流,也送出400多名学生到20多个国家的180多所大学交流。
毕业后的前景,是学生和家长更看重的问题。前几年城市大学的内地毕业生,有67%留在香港就业或到海外深造。香港大学的内地毕业生则进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著名高等学府及美国微软、花旗银行、纽约人寿保险等大公司。
选才标准差别很大
2005年,在报考香港大学的学生中,有11个省的状元考生被拒绝。“香港大学培养的是领袖型人才,我们要求学生具有分析判断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以及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因为只有这样的学生才能成为将来的领袖。”黄依倩说,“高考成绩最好的学生不一定就是最好的人才。”科技大学的朱力径博士也说,科大曾在深圳招过一个偏理科的学生,考内地的一般大学都困难。但从科大毕业后,这个学生拿了全奖到麻省理工读博士。“独立性强、自我管理能力强、心胸开阔、社交能力强的学生,才适合到香港读书。”城市大学的朱国斌博士说。 (《南方周末》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