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玉作品《月光下的马》
随着常玉的一幅油画在香港以2812万港元的天价拍出,一向不被人注意的“民国油画”开始显山露水。然而,这只是冰山的一角。事实上,民国
对于中国早期的油画,此前一向以老油画统称,在定位和概念上,多少显得有些含混和模糊,相比之下,“民国油画”这个概念定义得明确和清晰。
馆长李小山说:“打开民国油画史我们会发现,在今天被我们视为现代或前卫的艺术观念,事实上早在上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就已涌现。当时的一批艺术家如常玉、张弦、关良等由于深受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无论在绘画的内容和形式上,均冲破了传统的樊篱,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他们的一些作品即便在今天看来亦极具现代意味。可以说,那一时期是中国油画史上最开放、最具现代性的一个时期,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开放性和现代性,有着惊人的相似与叠合。”
民国油画长期以来处于一种被忽视甚至被遮蔽的状态,除徐悲鸿、刘海粟等几位名家广为人知以外,包括关良、常玉、潘玉良、方干民、陈澄波等在内的许多艺术家都被排斥在正统和主流之外,现在到了重新认识这批画家和画作的时候。(《扬子晚报》5.30)
潘玉良作品 《仰卧女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