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日本拒不归还鸿胪井碑

2006-06-1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鸿胪井碑深藏日本皇宫

从1994年起,66岁的王仁富教授便致力于推动鸿胪井碑的回归。近日,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鸿胪井碑是一块小汽车大小的褐色驼形自然巨石,但

它并不是一块一般的石碑,称其为‘刻石’更为准确。”

公元713年,唐睿宗派遣朝廷郎将崔?任鸿胪卿出使震国旧都(今吉林省敦化市),执行宣谕震国为忽汗州和大祚荣为“渤海郡王”的使命。崔?使团历时数月到达震国,成功完成了册封使命。自此,震国被称为渤海,正式隶属于唐王朝。

公元714年春,为记载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返程途中,崔?在旅顺黄金山南麓及西北麓各凿井一口,并在西北麓井旁一块巨石上自上而下分三行刻下“?持节宣劳?羯使鸿胪卿崔忻(忻,动词,“开凿”的意思)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共29字。

“这29个字,分量很重。”大连大学东北史研究中心王禹浪教授说,“因为它是唐代东北地区归属中央政府的重要印证和唯一物证。”此后,人们将此两口井称为鸿胪井,将这块刻字巨石称为鸿胪井碑。

“国外一些学者认为渤海国(我国东北地区)是与唐王朝完全对等的独立国家,鸿胪井碑是对这种说法的有力反驳。”王仁富说。

1908年,日军占领旅顺,日本海军中将富岗定恭将鸿胪井碑劫掠回国,同年4月30日,鸿胪井碑被运入日本皇宫,并被列为日本的国家专有财产。“从此,鸿胪井碑深锁在日本皇宫里。一直到现在,中外学者都鲜有人亲眼得见。”王仁富叹了口气。(《新民晚报》6.5)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