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知识分子道德危机的深层根源

2006-06-1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知识分子频频成为社会良知的拷问对象。论著剽窃、骚扰异性学生、履历造假、乱穿马路又妨碍交警执法等,中国知识分子日益暴露出自身的道德缺陷。随着此类事件越来越密集,我们不能不追查其道德危机的深层根源――启蒙中断的伦理学后果。

中国当代启蒙实践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以集体为

本位的道德观和传统文化等级主义的伦理学体系,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不可避免地走向衰微。新兴的市场经济和公民社会要求个人成长为自立的道德主体――既能够实现自己的自由,又可以肩负其对他人的责任。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在这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尝试。

然而,在各种社会力量的博弈中,中国知识分子未能将这场启蒙运动进行到底。到了20世纪90年代,启蒙实践已趋向终结,整个社会不得不承受启蒙中断的伦理学后果――几乎所有人,包括知识分子在内都被置于旧道德已经衰微而新道德尚未建立的间隙状态,不得不过一种没有方向和准则的生活,甚至丧失区别善与恶、对与错、美与丑的能力。在利益的诱惑下,部分知识分子逐渐形成了无所畏惧的畸形人格,开始冷酷地践踏规则。(《社会科学报》5.18)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