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大学校园,有大批知真向善爱美的学人,也有造假邪恶乃至极其丑陋的东西。后者,集中体现于学术腐败上。
七拼八凑编教材 一位硕士毕业五年的学者告诉记者,他已参与编辑或者主编过5部教材。他说,一开始他还极其认真,找了不下100本参考资料,结果发现许多书的章节、甚至内容都是雷
洋虎皮做大旗 现今高校学界十分流行扯洋虎皮做大旗。一位北京某著名高校的知名学人是典型的“学术二道贩子”,但英文不错,曾在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做过几个月的访问学者,回到国内便四处宣扬他在国外与某某世界著名学术大师交往甚密,该学术大师曾经把自己英文版的全部著作都赠与此公,俨然一副世界著名学术大师的中国学术代言人的模样。
泡沫与浮夸 近几年中国高校学术界形成了有目共睹的“繁荣”,主要表现在:一是享有高级职称的学者、名学者以及拥有各种奖项获得各种称号的“专家”级学者教授越来越多。二是高校论文、学术专著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中国的专著、论文数量名列世界前茅,但中国有国际影响的大学教授,或者有国际影响的学术专著和论文却不多。原因就是中国的学术中有“注水”现象。
奖项之乱 学术评奖和立项(争取研究课题立项)中的腐败也为广大学人痛恨。有种说法在人们口中流传:“评奖就是评委分赃,你给我,我评你,剩下十之二三,再拿来装门面。”去年,武汉大学哲学系邓晓芒、赵林、彭富春三位教授著文痛陈湖北省哲学(1994~1998)优秀成果评奖中的腐败现象,在那次评奖过程中,“评奖主持人和个别评委利用职权,把一场严肃的评奖活动变成了一场结党营私、瓜分利益的丑剧。”
职称乱象 为了评上职称,一些大学教师不择手段地托人情、拉关系,甚至花钱雇人写文章。北方某著名大学社科系有一位想评博导的教师,竟然拿别人在《光明日报》上发的文章,换上自己的大名,复印多份,差一点弄假成真;有些教师为了评职称四处挂名……
剽窃与抄袭 有人将抄袭和剽窃戏称为“学术蝗祸”,其泛滥之广,已近法不责众的地步。有人根据媒体披露的高校抄袭和剽窃事件,总结了高校学术抄袭的几种方法,即“全篇搬用法”、“偷观点偷思想――隐性剽窃法”、“化名抄袭法”、“拼装法”、“抢先发表法”等等。
链接一:学术腐败成因何在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认为,造成学术腐败原因有几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行政权力的干预,这种干预分为两种:一种是行政官员抱着良好的目的,但是定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目标让大家去做;另外一种就是利用行政权力为自己牟利,为了自己的政绩,为了当院士,用行政权力去干预学术,从而造成很多明知不可为的事情也去做。
第二个原因,其实也是第一个派生的。我国的科研经费目前还是稀缺的,大家抢几个科研项目,造成恶性竞争,从而造成很多黑幕。比如让官员和院士来领衔,有些官员什么都不做,却是项目第一负责人,有些院士甚至心更黑,把经费扣掉一大半。但是,大家还得这么干,因为借助他们的名字才能申请到经费。
第三个原因,现在好多地方把科研经费拿来改善单位研究条件,这还是好的,有的甚至用于改善个人生活。
第四个原因是,科研经费拿到后,缺少有效的监管,特别是对成果的鉴定。缺失这些,大家就放心骗钱拿钱。这是体制上的问题。
学术界出现的两种倾向,即学术权力化和学术商品化或市场化,是学术腐败根子上的因素。
(《?望东方周刊》2006年第25期张向东 舒泰峰文)
链接二:中纪委上海调研科研洗钱
对于中纪委工作人员的到来,林争辉先是觉得惊讶,后来又甚觉宽慰。
5月17日,林争辉向记者回忆:“五一节前夕的一个晚上,中纪委工作人员和上海市科委一位领导一起和我谈话”。
林争辉是同济大学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所长,中纪委工作人员找他是咨询一些问题。此前,林争辉和上海另外两位专家接受新华社采访,发表了针对科研体制问题的一些看法。
林后来知道,事情的缘由是,科技部领导看到上海三位专家的观点后非常重视,特地委托中纪委驻科技部的工作人员,来上海找到专家面谈。
在此前后,上海另一所高校的一位高教研究专家也接到上海市科委的电话,问是否愿意与中纪委派驻科技部的工作人员面谈。一个月前,当某些科技造假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之际,该专家接受新华社采访,就科研经费监督事宜提出建议。他还特别提出了“科研经费洗钱6个通道”。此外,院校争取来的科研经费还有可能成为向官员、专家行贿的来源。“比如送回扣,有的项目经费至少拿10%打点关节,一般一个专家的回扣率为项目申请费用的2%~5%;其次,送项目,专家评审通过了总课题,科研人员就拿子课题贿赂对方。”
这些专家的观点无疑均受到相关部门和领导的重视。中纪委工作人员在拜访上海专家之前,均搜集了他们发表的相关观点。林争辉对记者回忆时说:“我相信他们会去查的。听上去,中纪委的人回科技部之后会讨论科研经费制度问题。”(《特区青年报》6.8左志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