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会堂遭遇枪击
1966年2月2日上午10点,北京人民大会堂北侧的二楼会客厅,周总理正在接见外宾。10点10分,伴随一声碎响,会客厅的一块玻璃破了。闻讯而来的民警发现,一颗子弹击穿了两层玻璃,弹头掉在两层玻璃之间。
这是人民大会堂建成以来的第一次,也是唯
专家发现,玻璃上的弹孔不足一厘米,并且很圆。有的专家推断这颗子弹实际射击距离很可能只有50米到60米。专家们把两个弹孔进行连线,它的延长线正好指向长安街的快车道,也就是说枪手的射击位置在长安街的快车道上。但据当时执行警戒任务的保卫反映,枪击发生时,长安街上并无异常。因此,办案人员又推测,枪手很可能藏匿在车辆中,当车经过人民大会堂时,从车里开枪射击。专案组决定先查找那辆嫌疑车辆。
三天后,办案民警发现共有一千多辆汽车在案发时的上午9点半到10点半经过人民大会堂。但通过排查,并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案件一时陷入僵局。
子弹来自北面居民区
专案组反复梳理枪击现场的每个细节,但仍然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枪手的射击位置始终无法确定,更别说找到枪手了。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专案组成员陈建华在反复观察玻璃痕迹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推测,他发现被击碎的玻璃破碎不均,根据他以前做过的枪弹击碎玻璃的试验,更像是远距离射击造成的。
陈建华认为,子弹在击穿第一层玻璃后,力量减弱的弹头其弹道会发生改变,不走直线,如果还按两个玻璃弹孔的延长线来判断枪手的射击位置是错误的,子弹可能来自北面更远的居民区。但仍然有专家对5.6毫米口径子弹在如此远距离上的射击效果充满怀疑,于是专案组决定选择一枝同口径的步枪,在西山靶场进行射击试验。
枪击案完全是个意外
射击试验进行了一天。在验靶的时候,民警发现,有两发从400米左右射击的子弹所形成的玻璃弹孔跟人民大会堂窗户上的弹孔很相近。据此,专案组判断,子弹应该是从长安街以北400米以外的距离打的。根据这个结果,专案组立即确定了一个排查范围――人民大会堂西北方向400米左右范围的扇形区域,其中南长街以西的范围是重中之重。
秘密排查开始了,当查到南长街44号大院时,一个情况出现了。“当时调查发现一个人有枪,而且在那个时候打过枪,所以我们就把这个枪收缴了。”陈建华回忆说。收缴到的这枝捷克造的小口径运动步枪所用的子弹正是5.6毫米。经检验,人民大会堂现场遗留的弹头痕迹与这支枪膛线的痕迹完全吻合。专家们由此判断,射穿人民大会堂玻璃的那颗子弹就是从这枝枪里发射出去的。而且持枪人所处的南长街44号院距离人民大会堂约有427米,这个距离与事先进行的射击试验得出的数据非常接近。
那么,持枪人为什么要开枪呢?原来事发当天,有个小孩看见院子里的鸟总是叫个不停,于是就拿起家里的那枝捷克步枪进行射击,没想到鸟没打到,这颗子弹却飞到人民大会堂,并击穿了两层玻璃。轰动一时的人民大会堂枪击案完全是个意外。
(央视《走近科学》CCTV-106月24日播出文载6月21日《北京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