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兰是吉林省东部的一个县级市。今年5月以来,舒兰市所有移动电话用户都接到了市纪委的群发消息:欢迎广大市民发短信,对144名重点岗位中层干部进行“优秀”和“较差”评定。这些中层干部,分布在44个与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相关的重点部门,涉及社会管理、执法监督、公用事业和窗口服务单位。
参与投票的
舒兰市发展改革局一位姓朱的同志参与了投票,他认为“短信的形式更直接,投票者没有任何顾虑,结果更接近民意”。
在肯定此举的同时,不少人也对这种评定方式提出了不同意见。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副院长赵继伦教授表示“这种方式不太好”。他认为,短信最主要的特点是匿名。现有国情下,公众的法律意识、自我权力意识都还比较弱,难以保证投票结果都是民意的真实表达。同时,不能排除有些干部背后做小动作,如拉票、贿选等。而且,普通市民对政府中层干部其实无法真正了解。
记者获悉,舒兰市纪委在开展此项活动之前,考虑到了风险归避问题,并采取了一定措施。软环境办公室主任牛丽娟告诉记者,一部手机如果1天为1人投票10次,系统只记录1次,通过这一技术手段会滤掉部分水分。另外,除了短信,还要通过问卷调查、民主测评、纪委随机走访等传统形式对干部进行打分,公众投票仅占年底综合测评总分的10%。
(《中国青年报》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