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祭。7月18日,记者走进了唐山康复村,这里生活着25个特殊的家庭。
组建家庭促成康复村
唐山大地震后,一些无人照顾的截瘫人员住进了唐山市截瘫疗养院。大家常聚在一起聊天、做康复训练。久而久之,超乎寻常的好感在一些人心中慢慢萌生,他们希
“康复村的25套房子用来居住,另有一间作为村办公地点。”村长杨长禄说,刚入住时村里有50人,目前仍有40人健在。
村民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工伤补贴和民政局发放的救济补贴。地震前有工作的,由单位按照工伤待遇,领取四五百元至一两千元不等;震前无工作单位的,每月领取225元低保。
初建时,每户人家的建筑面积只有40多平方米,去年经过改造,屋外的走廊被封闭到室内,建筑面积扩大到58平方米,坐在轮椅上活动起来更加方便自如。“村民门住得宽敞,心里也透着亮堂。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大件家用电器,差不多家家齐备,有些还买了电脑,平时上上网,学点知识。”杨长禄介绍说。
每天早上,村民开着电瓶车到附近菜市场买菜,安排一天生活,下午有的村民就开着三轮车出去拉活儿、刻图章、修锁配钥匙,尽自己所能地挣点钱补贴家用。
记者来到杨村长的家,同一般家庭的家具和设施相比,窗台、衣服架、桌子、床等等全都低一些。记者在屋里绕了一圈,始终没有找到卫生间。原来卫生间在靠床一面墙上的推拉木板后面。“不用坐轮椅到别的房间,只要在床上拉开木板门,从床上移动到旁边卫生间里设置的水平垫子上,马桶就位于垫子的中央,再向里就是供洗澡用的喷水龙头。”杨村长老伴张阿姨骄傲地说,“很多截瘫人员一直想搬到我们这儿来,就是因为这里的房子是真正的无障碍,把日常生活需要的全都想到了。”
截瘫幸存者的多彩生活
在李建设家里,几十件古玩摆放在外面的房间,瓷器、书画、古董、花瓶等琳琅满目。李师傅告诉我们,当时50元买的一面铜镜现在已经升值到5万元。“中央电视台将会在明年举行一次赛宝大会,到时候我一定会去北京参加,给大家展示一下我收藏的宝贝。”
在王宝占家,他向我们展示了他获得的金牌。1988年,王宝占参加了在日本举行的国际马拉松比赛,获得了第28名的好成绩。1994年在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上,他参加了铁饼、标枪和铅球三个项目,全是第一名。
康复村的付平生,经常骑着电瓶车去疗养院找朋友一起拉琴。地震那年,他20岁,然而拉二胡已经有11年了。“1981年进疗养院,一开始只能躺在床上,我以为再也拉不了琴了……”付平生在唐山市截瘫疗养院治疗期间成立了一支小乐队,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成立一周年时,乐队被请去参加表演。“这支乐队最终发展成为唐山市残疾人艺术团。”付平生骄傲地说。(《华夏时报》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