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安徽今年五一节开张的《金瓶梅》遗址公园后,山东又有两地争相开发与《金瓶梅》相关的旅游项目,闹哄哄不一而足,却都冠以文化之名。
作为一种商业行为,选择《金瓶梅》为切入点,说白了就是利用《金瓶梅》的道德含混性与内容的神秘感,打一个“擦边球”,来吸引大众的眼球,掏取大众的钱包。
问题是,一本《金瓶梅》为什么能够抖擞出如此大的力量?我们应清醒并严肃地看到,眼下,无
论是世俗文化的生态,如低俗文学描写的热衷,还是生活的现实,如笑贫不笑娼的社会心理,都出现了一些价值观失衡、荣辱观颠倒的现象。有些地方或者说有些心理,正与《金瓶梅》那2万字暗合,有着某些内在的联系。于是,不少人便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了对《金瓶梅》旅游项目的创意和消费。也许,文化的开发、引导、传播和消费等诸多环节都应反思:除了《金瓶梅》,还有多少“文化”可以供我们这样糟蹋?(《人民日报》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