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成都市儿童医院血液科护士长张德丽将调离的消息,在血液科里引发了“地震”――大人孩子都变得情绪低落,有的孩子拒绝治疗,拒绝吃饭。
“孩子们需要你”
9月3日张德丽来上班,有孩子向她问好,接着,稚气的声音在整层楼响起,睡在窗边的孩子趴在玻璃上,目送着
董仲全的女儿程程对张阿姨的爱,甚至超过了对父母的感情。程程在打针时哭得很厉害,被爸爸训了一通。张阿姨牵着她的小手,和她聊了一个多小时。“知道张阿姨要离开你了吗?”小女孩听闻此言,艰难地挤出两个字:“知道……”抬起头时,眼里已满含泪水,“我不要她走!”
家在仪陇农村的董仲全说:“三个月前我只剩下给孩子做一次化疗的钱了,连饭都吃不上。张护士长当天就悄悄拿出500元钱,给程程妈妈作生活费。”
为了让张阿姨留下来,16封催人泪下的《公开信》,交到了张德丽的手中。公开信的主要内容都是“张阿姨请你不要走,白血病的孩子离不开你!”张德丽被震撼了,一次次地落泪,但这些,并不能挽留住一位优秀的儿科护士长。
“这个职业是‘可耻’的”
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张德丽如此决绝地离开?“我只是想暂时离开这个让我感到太多压力,甚至耻辱感的职业。”张德丽的回答有些令人意外。
“现在工作压力太大了,听说有病人带着摄像机、录音笔来医院看病,现在周遭一切都在暗示我们,这个职业是‘可耻’的,我们每个医务人员都被逼迫着对这个职业感到‘耻辱’!”
尽管张德丽所在的科室里,医患关系融洽,是张德丽最为骄傲的职业部分,但整个职业环境与越来越多的负面社会评价,让张德丽感到无法适应。
除此之外,医院对科室的经济创收制度,也令张德丽感到压力巨大。“如果我们这里能成为一家纯粹的慈善病房,医务人员收入不再与病房收益直接挂钩,我愿意在这个岗位上干到动不了的那一天!但是,现在所有的医院,考核医务人员尤其是护士长能力的指标,都离不开经济指标。每个月发工资、发奖金那些天,都是我最痛苦的日子。”张德丽解释说:“我们科室的护士那么累,但每个月总收入高的不到2000元,低的只有900元。每次我给靠捐款治病的孩子登记费用时,能免的都免了,结果常常是我们科室在倒贴。虽然十多个护士都很理解,也从不抱怨,但我经常看到她们在叹气。在这种压力下,我还是没有办法让自己去挣这些贫困白血病娃娃的钱啊……”
面对所有人的挽留,尽管张德丽内心也感到矛盾,但那些促使她离开的原因,依然令这位护士长难以心情释然。 (《工人日报》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