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营,一项有着20多年历史的活动,这个本该“清洁”的场所,正变得铜臭气十足。公办学校、培训机构、旅行社甚至个人,纷纷举起夏令营的招牌,把逐利的“手”伸向中小学生――
“土”夏令营,和想像的不一样
一次是为了减肥、一次是为了学英语,在2004年和2006年暑假,我先后参加了两次夏令营。
五年级的暑假,在一家培训学校上英语课的时候,我看到一个发传单的人,拿过传单一看,上面宣传说有减肥夏令营,最厉害的一个小胖墩20天减了19斤。我要是去上这个夏令营,20天还不减个15斤?15斤要是减下去了,体育课还怕什么?虽然说3300块钱贵了点,但我还是很想去。
一听说我要减肥,爸爸妈妈很高兴,回家取了钱就给我报了名。我的第一次夏令营生活开始了。
(2004年7月23日)一大早,妈妈就送我来到办夏令营这个学校,旁边的马路上有一辆车等在那里,拉我们去营地。呼啦啦一上车,一共十五六个人,我看到很胖的人只有几个,大多数都很正常。我旁边的“山东人”一点都不胖,他爸爸妈妈为什么还从山东送他来北京减肥呢?妈妈和他们聊天的时候,我听他们说,是为了锻炼他的意志。
营里最小的小孩特好玩,刚上小学一年级,他爸妈骗他说来“旅游”,把他扔在那里就“溜”走了。结果,他天天哭着要妈妈,天天晚上累得尿床,还往床上拉,害得带队老师天天为他洗床单。他来的时候什么样,走的时候还是什么样,一点也没有瘦下来。
还有一个小女孩,才上四年级,就参加了9次夏令营。五花八门,什么样的夏令营都参加了,也没看见她什么能力特别强。
另一个小男孩就不一样了。他是第二次来减肥了,从头一年的夏令营回家后,他坚持游泳,苗条了很多,也强壮多了。我们刚进营,第一次跑步训练,就是他带着我们跑步。后面的训练很累,他都能坚持住。
夏令营的营地,其实就是北京郊区的一个招待所。他们说有场地:是有场地呀!就是招待所的锅炉房和居民区两个院墙之间一个窄窄的通道、一个很小的花坛和一个停车场。这个学校把各种夏令营都放在这里,院子、楼梯、花园的台阶,招待所里所有的地方他们想尽办法都当“场地”用上了。
他们宣传有器械,其实就是一个做仰卧起坐的垫子和两个小哑铃。最后两天,不知道老师从哪里弄来几根跳绳,也算“器械”吧!
广告上说,减肥夏令营的减肥教练有4个,有一个很有名,去过“中央五套”做健身教练。实际上,我们都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来。广告上说的这名教练,也不能说是没有来。他是在第一期的开营典礼上表演了半个小时,我们上的是第二期,怎么能见到他的影子呢?
夏令营请的教练,被说成这冠军、那冠军,除了那个没有露面的,实际就是体育大学3个大学生,勤工俭学来了。
我们的减肥训练,就是一天到晚来回跑圈儿、爬楼、跳绳,老师搬把椅子坐着,叼根烟,翘着二郎腿看着我们。翻开我那时记的日记看看吧:
训练(第一天):抬腿、侧抬腿、蹲起、摆臂跳跃3组,跑步30分钟,跳绳500下,跳台阶50个,上花坛30个,仰卧起坐30个,跪下抬腿每只脚各30个,俯卧撑30个……
这些训练内容一天一天增加,到了第17天,就变成了这样:上午,跑20分钟,跳绳1000次,基本动作1小时,爬楼50次;下午,跳绳1000次,基本动作30分钟,冲刺跑10次,爬楼30次。
爬楼和跑圈现在想起来还很恐怖。
爬楼,就是在招待所里面,三层楼折返算一次,老师高兴的时候爬50次,不高兴的时候爬60次。本来招待所没有镜子,为了监视我们,特意安装了两面大镜子,谁偷懒都能被教练发现。
跑圈,是在院子里转。跑圈有多有少,碰到温和的老师是30圈,严厉的老师不仅要盯着你不让抄近道,还要你跑50圈。一圈200米左右,50圈就是10公里!因为太累,我们跑圈的时候看着老师的眼睛,万一老师的眼睛一打转就抄点儿近路,老师的眼睛要是一直盯着你,算你倒霉。
训练除了累还是累。每次训练,我们都是看着表一秒一秒地数,盼着下课,训练完上楼,恨不得一个台阶花一分钟。结营的时候,每个人都减了一些肥,少的2斤,最多的14斤,我减去12斤。这些脂肪不光是累下去的,还有一部分是“饿”的结果。每顿饭都是黄瓜、海带、豆芽和很少一点主食。吃饭都是狼吞虎咽,恨不得一粒米都不剩……
一开始上夏令营,兴致勃勃,到了第10天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想家了,一刻也不想再呆下去了。闭营的时候,我在日记里写道:“可算把可恶的20天熬完了。”回到家,我吃了一顿饱饭以后,舒舒服服睡了一整晚。
累了20天,回家了还不好好“休息休息”!谁管得住自己呀!
结果,从夏令营一回来,我就又胖了。在最初两三个月里,还有人说我苗条了。到第二年小升初的时候,那些脂肪就全“长”回来了。2005年5月,中学要面试,妈妈带着我在商场精心挑选了一身黑色衣服,我才侥幸地蒙混过关。
现在,我的体重基本正常了,但和那次减肥夏令营无关。是上初中以后,我每天骑自行车上下学,见到任何食物也不像以前那样胡吃海喝了。
2006年署假,为了让钱少的孩子也能像在国外一样学英语口语,我们的校长从剑桥和牛津大学请来学生,举办夏令营。我也报了名。
这个夏令营,我没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为什么呢?10天时间,早九晚五,除去1个小时吃饭,外教每天教我们7个小时,一共70个小时,我们一个人交了1200元钱,一个小时合17元。而外面一个班,一个小时就是五六十元,那还是中国老师,要是外国老师还不知道要多少钱?而且还不是牛津、剑桥来的外教,说不定还是走投无路的外国人,教给你一些带乡音的英语。
说这次夏令营好,不光是“不贵”,还是因为和这些全世界有名的大学的学生在一起,消除了我们对那些大学“高不可攀”的感觉,听到了纯正的英国英语,我们自己编剧并排演英语剧,我既参加演出又做道具,得到很大锻炼……这些都不是魔鬼活动,是一种享受。
“洋”夏令营,看上去很美
洋洋; 文
2006年7月31日,冒着瓢泼大雨,我终于踏上了延误3个多小时的飞机,飞往英国。这次出行,我是去参加北京新××学校组织的夏令营。
夏令营只有短短两周,我本想借此机会好好提高英语口语,但却经历了一些事情――包括同伴丢包、受骗、被“准暴力”袭击。
今年,我初中刚毕业。我想利用这个没有作业的暑假,为将来出国留学做铺垫。新××学校在河北做的宣传很多,我就在该学校学了一段时间英语。学英语的时候,看到学校举办暑假去英国的夏令营,我心动了,就让爸爸妈妈给我报了名。
交钱的时候,我们和学校签了合同,上面写着住在英国人的家里。我以为是到英国人的家里,和人家同吃、同
住。他们和家里人差不多,他干什么最起码我能看见。心想尽量和房东他们融洽一些,多说一些英语。
实际上根本不是这样。我们一起来的人,都住进了家庭旅馆,一个屋子住3个人,一个房子就住了十几个人,人太多了,而且还是不同团队的人混着住的。一个大屋子里,就住着一个不是和我们一起来的俄罗斯女孩。
我们和房东只是一天见一两次面,每次不超过10分钟,像住在旅馆里找服务员一样。
房东不是本地人,是伊朗移民。听同学说,房东和他们的孩子说的都不是英语。房东家里的小孩,我只是在一次接电话的时候“见”到了。
我们这个组有15个人,9个同学住在这个房东家,其他6个同学住在另一个房东家。他们说,那个房东也不是英国本地人。
听说有的夏令营是国内的孩子和国外的孩子在当地的学校里一起学英语。我也希望能和英国学生一起上课,但到那里以后,就是在剑桥大学一个分支机构听外教上英语课。
教室是学校学生会的屋子,他们放假后我们去的。学生和我们一样,都是从全球各地来学英语的。
老师是在这里长期任职的。我们去的时候,他们已经给别的培训班讲课了,我们是插进来听的,过了不久,前面先来的走了,后面又有人插进来。老师按他们的想法讲,他们可能有思路,我们不知道。老师也是教一阵子就走了,再换新的老师。
课我们听得懂,对口语能起点作用,但不是特别大。
14天里的几次出游,是在头一星期的五、六、日,第二个星期的四、五、六、日。
我们去教堂比较多,也去了牛津大学、温萨城堡。因为时间很紧,所以什么地方都是匆忙停留了一会儿。
这次我们去了一个团,分两个组,每个组15个人。那个组年龄大一点,差不多都17岁。我们这个组,年龄从13岁到17岁的都有。
13岁的孩子几乎什么活动都掉队。一天,大家一起出游,他把包丢了,相机、钱、房间钥匙都在里面。房东也不客气,回来就要他赔房间的锁钱。
营里一个小孩单独外出,向一个黑人问路,结果被“骗”到了游戏厅。
还有一个小孩,在回房东家的路上被一个醉鬼按倒了。他挣脱后跑回来,一到家就趴在地上,吓了我们一跳。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英国的城镇,很漂亮,空气好。真想在那里呆上一两年,要是能在那里上学,真是太好了。
(《法律与生活》2006年9月上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