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萧红与萧军的乱世奇情

2006-11-19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战乱中的弃妇

1932年7月,日军占领下的哈尔滨,连续下了20多天的大雨。道外区东兴顺旅馆里,一位叫张乃莹的怀孕女子正赤着脚无力地在房间里来回挪动。

3年后她因一篇名为《生死场》的长篇小说一举成名,但那时人们记住的是她的另一个名字――萧红。此时,她正在等

待外出筹钱的未婚夫汪某归来,他们已经拖欠了旅馆4个月的房租。然而,汪某迟迟未归,旅馆的人就把萧红作为人质扣下来,如果真的拿不回来钱,就把萧红卖到妓院。这一年萧红21岁,由于生活物资的紧缺,怀孕7个月的她面容憔悴。

无助的萧红只有求救,她想到了曾经投过稿的哈尔滨《国际协报》。信发出去了,然而等到的仍是失望,抱着再试一次的态度,萧红第二次给《国际协报》寄去了求救信,这一次她的信写得很直白:你和我都是中国人,中国人见中国人不能不救啊!

收到信的是该报副刊部的主编裴馨园。出于同情,他立即派人去看望萧红。

为才华所动

旅馆老板的态度很明确:只要还钱,立刻放人。派去看望萧红的人只好返回。第二天,裴馨园召集了一些同事商议营救萧红的办法。在场的人中,有一个叫刘鸿霖的小伙子,后来人们只记住了他的另一个名字――萧军。萧军对营救萧红一事,显现出了一种漠然的态度。当时萧军非常穷困,自然也就无能为力,他不愿意做无用的慷慨激昂的宣言。

报纸的介入,使旅馆老板暂时不敢把萧红卖到妓院,但却限制了萧红的食物供给。7月12日中午,萧红接连给裴馨园打去几个求救电话,接电话的却是萧军。后来萧军在《烛心》中写道:那天你接连的几次电话我全知道,但却一次也没答应过你。

一时没有什么办法解救萧红,裴馨园只好写了一封安慰信,找出几本小说让萧军给萧红送去。就在萧红看信的时候,萧军仔细观察了一下面前的这个女子。

萧军曾这样描写:她脸色是苍白的,在昏暗的灯光下她的头发披在肩上,好像好长时间没有梳理也没有剪了。黑发里头,都已经看见白发在闪。萧红当时穿着一件褪得几乎认不出颜色的蓝色大褂。萧军把书交给萧红的时候,他真的想转身离去。但是萧红的一句话留住了他:能坐下来谈一会儿吗?萧军坐下后,萧红很坦率地说了她的经历。

在谈话中,萧军无意中发现了萧红放在桌上的一首小诗:“这边树叶绿了,那边清溪唱着。姑娘啊,春天来了,春天到了。”

萧军的女儿萧耘后来说:“看到这首诗,我父亲马上心动了。他觉得很有诗意,把萧红当时的处境完全写出来了,让人不能不心疼,不能不痛惜她。任何一个有血气的男人,看了她这首诗都会很感动的。他马上就下了决心,无论如何,自己都要拯救这个有才华的女子。”

天生我才天助我

8月8日夜间,已经下了27天的大雨使松花江大堤全线溃决,洪水涌入市区,东兴顺旅馆一层已被淹没……萧军主动提出,自己会凫水,能把萧红救出来。

但当萧军游到旅馆的时候,却发现已经不见了萧红的身影。因为实在等不及了,萧红就搭了一条正好从她的窗口过的柴船,按照萧军给她留的裴馨园的地址,先于萧军到了裴家。

几星期后,萧红生下了她与汪某的孩子,但因无力抚养,送给他人,从此再无音讯。1938年3月,萧红、萧军在经历了6年的情感跋涉后最终分手。1942年1月22日,萧红在香港病逝,时年31岁。1988年6月22日,萧军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中国电视报》11.13)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