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兼职教授张柯撰文说:清理大众话语系统中的非和谐因素――歧视性词语,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意义非同一般。
当下,无论是大众传媒,还是大众喜爱的文艺样式如相声、小品,歧视性词语乃至歧视性肢体语言出现的频次还是颇高的。比如,有家媒体发表过一篇人物专访,被采访者是位公安
干部,题目是《逃犯抓不住,公安局就是“粮食局”》。标题借用当地群众的话,意思是说公安局不能白吃粮食不干事。但粮食局是经销、调拨粮食的,并不是白吃干饭的,怎好拿来做陪衬?再看相声,有的段子动辄说别人“痴呆”、“神经病”。赵本山、范伟、高秀敏合演的小品《卖拐》、《卖车》寓意深刻,作品讽刺的是骗子,同情的是受害者,立意没的说,可惜当三位演员联手把剧情推向高潮的时候,赵本山忽然变成偏瘫病人,他病病歪歪,前仰后合,肢体语言令人喷饭。可是,回头想想,其动作由偏瘫病人的痛苦浓缩夸张而成,台下或电视机前可能就坐着患者和患者家人,你还能笑得出来?再比较一下侯宝林说的相声《醉酒》,二者艺术品位高下立现。侯宝林表演的醉汉,火候到家,生动传神,充满着人性的善意与人道主义的关怀。
同样,健全人的病理问题或者非病理问题,如人的长相平常,或尚在病中,或因祸拄拐,或因病脱发,或说话口吃等等,均不宜作为笑料或“包袱”去博人一笑。在已经观看的国外滑稽表演中,笔者注意到,很少发现有夸张残疾人或病人动作神情的表演。(《文汇报》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