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郭德纲现象的隐忧

2007-04-01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郭德纲的成功,其实存在巨大的隐忧。

第一,郭德纲及其德云社的火爆,是以整个相声行业的冷清来衬托的。

无论相声界内部有过多少明争暗斗,起码这些斗争没有暴露在公众的视野内。观众不知情,自然人们对于相声的判断可以更集中地着眼于相声艺术本身。但是,郭德纲通过“暴家丑”的方式,猛烈地抨击

相声界内的明争暗斗,给大众造成一种“相声界只有郭德纲一个好人”的错觉,把本该局限于纯艺术鉴赏的行为扩大为一种人格批判,明显地引导了大众的心理倾斜。

第二,如果相声全面回归剧场,可能会使相声变成有闲阶层的奢侈品。

解放前的相声大多是撂地演出,相声是名副其实大众的艺术。相声全面走进剧场走向舞台,主要是侯宝林相声大会以后的事,但侯宝林是通过团结所有相声艺人送戏到基层的,这时的相声,还是大众的艺术。1980年代后的相声通过电台与电视,普及到了千家万户,仍然是大众的艺术。

郭德纲呢?他不撂地,也没有送戏下乡,声称自己的节目不适合上电视。那么,你到哪去看他的相声呢?郭德纲告诉你:到我的剧场来,买票!票贵不贵且不说,你来了也不一定能买上票,你还得前后张罗好一阵子。若非有闲阶层,有几个人能有幸一睹其剧场风采?

相声回归剧场,表面上看是降低了姿态,回复了“草根”,实质上只是投合了有闲阶层的“草根情怀”。  (《清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