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常家戏楼”看晋商的公益心

2007-04-08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在山西榆次车辋村北常后街东端北侧,是有中国民居“第一祠堂”之称的常家“北祠堂”。祠堂中有一个相当精美的戏楼。这个戏楼始建于光绪三年(1877年),历时三年才完工,耗银三万两。向来勤俭的常家,为什么要在这时建一个戏楼呢?

光绪三年是中国灾害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山西、陕西、河南等北部省

份遭受了三百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旱灾,颗粒无收。其中,山西受灾最严重。

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晋商的商业,常家首当其冲。常家的主业是对俄罗斯的茶叶出口。大量的茶叶要长途跋涉一万多里从江南的武夷山运到恰克图。大灾之年,人畜饥饿而亡,没法组织起庞大的运输队伍,贸易量锐减。过去,每年向俄罗斯出口的茶叶为20万担左右,但这时仅有8000担。常家还要承担违约的赔偿。这时的常家已是有近800口人的大家庭,但常家不仅捐出赈灾银3万两,而且还拿出3万两银子盖这座戏楼。

其实,常家盖戏楼是作为救济乡里穷人的一种方法。同乡的许多人平常还是过着小康日子的,因而在这样的灾年,难以放下面子去粥棚领取施舍。常家深知这一点,他们希望这些人有尊严地接受帮助,就想出了盖戏楼的方法。常家规定,只要能搬一块砖就可以管一天的饭。大灾持续了三年,常家的戏台也修了三年,而且这个戏楼是没有成本收益核算的。

在这场大灾中,献出爱心的绝不仅是常家。另一个大户乔家的掌门人乔致庸当时已年逾八旬,但他亲自做出决定:在街上设锅施粥,而且要求所熬的粥一定要达到“插上筷子不倒,解开布包不散”的标准。

整个晋商群体都参与了这场救灾,短短几个月内,晋商共捐银12万两。晋商票号还承担了捐款的募集、汇兑与发放,协助政府进行救灾工作。

如果说这次救灾是晋商关心社会的集中体现,那么,这次行为的基础则是晋商平日对百姓和公益事业的热心。

乔家不仅热衷于各种公益事业,而且他们的家风更体现了“仁者爱人”的精神。乔家善待佣人,不仅保证佣人吃饱穿暖,还尊重佣人的人格。佣人偶有小过失,从不恶语相侵,更不打骂虐待。逢年过节都把面、肉、柴、煤按时送到佣人家中。对在家服务多年的老佣人都养老送终。乔家也不以富而横行乡里。乔家门口永远拴着几头牛,谁都可以无偿使用。如果乔家的狗咬了要饭的乞丐,从家里的太太到佣人,都会出来赔不是。

晋商大户尽管富可敌国,但并没有受到“仇富”的威胁。光绪年间,一股流窜的土匪想抢劫乔家,但在乔家找不到一个内应,在整个乔家堡村找不到一个耳目。常家的老人去世时,经常有三乡五里的人来送葬。直至解放后,这些大户人家的长工或佣人几乎没人出来控诉受剥削的“血泪史”。

其实,有了晋商的精神,才能做出晋商那样的事业;像晋商那样做人,才会有晋商的辉煌。晋商的时代虽然过去了,但他们的高尚品德永不过时。 (摘自《小民话晋商》梁小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