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那年,初中刚毕业的黄宗英因为家道中落,为了帮衬寡母以及供兄弟上学,打算找份工作进入社会,不想已在上海戏剧界立足的黄宗江来信向她发出召唤,于是她离开天津前往上海。初到上海的黄宗英根本没有机会登台,只能在剧团管管服装道具,帮前台的演员提提戏词儿。
好在从小的耳濡目染让她对表演艺术并不
接着她跟哥哥合演了古装戏《鸳鸯剑》,兄妹同台,各有风采,一时间在上海滩传为美谈。等到她演出话剧《甜姐儿》,将那个旧时代的大小姐演得活灵活现,就几乎达到风靡的地步,甚至有了蜂拥前来签名、送礼物的“粉丝”。
黄宗英在1946年接拍的第一部电影是和谢添主演的《追》,此后《幸福狂想曲》、《丽人行》、《鸡鸣早看天》、《乌鸦与麻雀》等佳作纷至沓来,一步步奠定她在当时的影坛地位。
随着反右、文革等一系列政治运动,黄宗英的演艺生涯告一段落。在这段日子里,写作成为黄宗英最大的寄托。上世纪50年代,她就写过访问记、电影剧本。60年代初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反映邢燕子、侯隽事迹的报告文学《小丫扛大旗》、《特别的姑娘》让她在文坛声名大噪。改革开放之后,她写的报告文学《大雁情》、《美丽的眼睛》、《小木屋》等作品也颇获好评。(《中华读书报》4.11与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