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毕飞宇:世态人情是文学的拐杖

2007-04-26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江苏作家毕飞宇在上海第二届“城市文化讲坛”所做的演讲中说:“文学除了阅读功能,还有聊天、争论、扯皮、吵架等功能,只有充满世态人情,才能打动读者。”

从鲁迅的《药》、《故乡》讲到法国作家加缪的《局外人》,继而回到对古典小说《红楼梦》中一些独特细节的讲述,毕飞宇得出了结论:“世态人情就是中

国人的基本生活状态,在我看来,小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就是对中国人的世态人情的描写。”

近几年来,对中国文学创作的争议从来没有中断过,如文化资源、思想性、人文性与世界性等都被认为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问题,但在毕飞宇看来这都不是最重要的,“中国作家对中国人生活中人情世故的忽视,才是对文学的真正伤害”。“我们小说的问题不是写得太小,而是写得太大。”毕飞宇认为,要使文字有生命力,“世态人情就是这样一副拐杖,虽然它很土,并不高科技”。在他看来,张爱玲就是一个最懂得人情世故的作家。“张爱玲

的价值在哪?张爱玲之所以是张爱玲,就是因为她懂生活、懂人、懂这些非常世俗的人情关系。”“一个人总想让自己的生活向高级一点、深度的地方前进,这没错,但作家更要对稳固的、常态的东西保持兴趣,否则作品会‘飘’在那里。一个天才从上往下爬,直到脚踏实地,虽然不是天才了,但可以因此成为一个好作家。”(《文学报》4.19傅小平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