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向市民开放,记者千里奔赴这个神秘所在。
三吨铁门保护地下指挥中心
该基地位于青海省海北州海晏县境内的金银滩草原上,对外称国营二二一厂或青海矿区。地下指挥中心是“二二一”的一颗救急心脏。这个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地下掩体,距
从海北州邮局院内的一个铁门拾级而下,经过一处岗哨后,一道厚重的铁门出现在眼前。据介绍,这扇门重达3吨,防爆、防辐射。没走两步,又是一道厚厚的铁门,其厚度和拳头的横面差不多。进入这道门,里面就是指挥中心的重要内脏――载波室、配线室、通风室、指挥室、发电机房、配电室、人工交换室和电报室。
在发电机房内,有一个约1米高、60厘米宽的小门,里面是条地道。在基地保卫科工作了近四十年的刁银兴老人告诉记者,其实还有很多通道,通往办公楼、将军楼等,“许多暗门现在都还不知道”。
层层设卡守护基地
站在空阔的草原上极目远望,“天边”散落着几处房屋,这就是基地的七个分厂。我国前16次核武器试验的产品,都由这里加工、装配和起运。
基地的西北面是茫茫草原,无路可去。海北州旅游局副局长北京才让说,进入基地只有两条路:公路必须从六号哨进入,铁路则须经过五号哨。刁银兴老人至今仍记得,从西宁到海晏后需要换乘专门的火车或汽车,统一开到原子弹研发厂区,上车都需要看证件,一般人不许上。老人说,“二二一”一共有6个哨所。
基地层层设卡,各厂和各车间都有自己的通行证,据说有近四十种。杜学友老人回忆说,“全通行证是红色,只有少数人有。工作证是咖啡色,家属证是绿色,普通出入证带点紫色……”刁银兴老人接过话头,“有谁情绪不好不稳定,马上调出来把证收了”。
一米厚墙测冲击波
原子弹要放在铁架上实施爆炸,以测试它的冲击波到底有多大?专家介绍说,这叫爆轰试验,除核原料不是核活性材料外,其它都是实物。在靶场,记者看到一座巨大的碉堡状建筑物,这就是爆轰试验场,其外层钢板厚五厘米,由钢筋混凝土整体浇筑而成的墙体有一米多厚。正面墙上有一些小洞眼,可以观测原子弹。1964年6月,第一颗原子弹在这里爆轰试验圆满成功。有了这次成功,才能够有4个月后罗布泊的那声震惊世界的巨响。
距靶场百米开外,就是著名的“亚洲一号坑”,这个看似普通的小山包,十米以下是一个20米×20米的坑,掩埋着核废料。在二分厂工作了几十年的83岁老人朱深林说,二分厂负责火工和组装,与辐射打交道,每天都要穿一次性的防护服,“女同志没结婚或者没生育过的不给进二分厂,可能对身体有影响”。
500米一岗送弹上路
在“二二一”的西北角,是铁轨的尽头,这里就是“上星站”,第一颗原子弹就从这里装车运往罗布泊。
杜学友老人说,护送原子弹等到新疆试验,这条路他走了几十次。“为护送专列,从青海到甘肃再到新疆,几千公里铁路线500米一个岗,站长、站委书记亲自上岗”。有一次护送氢弹,车行到巴燕,突然从山顶滚下石头,砸到列车厕所玻璃上,一个紧急刹车,捆绑氢弹的铁丝断了,只好拉回基地。
1995年5月,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已全面退役,移交地方,定名为西海镇。(《羊城晚报》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