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俞先生不久前带儿子去某幼儿园报名,却遇到了一道让人挠头的面试题:你能为幼儿园作何贡献?
这样的“贡献”显然不是学费,也非“赞助费”,而是家长凭借其职业、身份和社会关系,能为园方提供的便利。孩子受关心程度与家长“贡献”挂钩,这已经是一些幼儿园奉行多年的“潜规则”。但是直接向家长“
从2500多年前孔子提出“有教无类”开始,至今教育平等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让每一个孩子有平等的教育机会,让孩子在教育中受到平等的对待,这是家长合情合理的诉求,也是全社会的共识。
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一所社会学校。园方考评家长的“贡献”,必然会让有的孩子自觉高人一等,也会让有的孩子抬不起头。这家幼儿园之恶劣,还在于其利用了最纯真的亲子感情,以子女为质,使家长就范;年轻家长念及幼儿,可能在歪风邪气中随波逐流。(《新华每日电讯》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