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从出新书,王朔越发撒泼,简直成了“王大嘴”:忽而曝光谢东是私生子,转而报料陈晓旭还有个作家儿子;这边连着写数十篇博客,拿各地记者出气,那边大骂各省市过瘾。而他最新的举动是,声称腾讯不按知识产权给作者稿费,撤回对其博客的授权。――娱乐版小记们真的有福了,跟着老王不愁没饭吃。
我看,王
更关键的是,王朔的言行看似惊世骇俗,实则不无“帮闲”意味。除了曝光电视剧审查存在“黑幕”,表现出一点社会责任心之外,其他的哪桩不是家长里短,专门挑人隐私、徒惹事端的题材?真正说起来,无非那么一回事:王朔的一系列表现,不能排除泄忿、炒作嫌疑。
名人在博客上的表现,不外乎装嫩、装清纯、装酷、装牌坊几种。处于中年作家后期的王朔,走的基本是装酷路线,但更符合知识分子的“反智主义”特征:知识精英以明显有违常识、充满悖论的作品或言行吸引大众的批判,从而使大众进入游戏设置的陷阱。从这个角度看,王朔正由文坛“痞子英雄”,朝着“反智精英”转型。
娱乐无聊化、文学娱乐化,早为各种事实所证明。遗憾的是,作为当代文学一员大将的王朔,正成为文学娱乐化的榜样人物。在王朔之前,还没有像他这般重量级的作家,在市场主义面前如此放低身段,乃至不惜于自我娱乐化。王朔的“牺牲”,由此也带着某种悲剧色彩。这标示着,中国作家在市场社会中的媚俗底线,正在不断被突破;作家的精神边界,也在不断退缩。
在王朔以及“王朔们”投身于文学娱乐化浪潮的那一刻,在看客们一张张充满诡异笑容的脸的背后,我隐约看到,一片集体犬儒化的迷雾,正向我们迎面扑来。(《中国青年报》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