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初,68岁的郭沫若写出了五幕大型历史剧《蔡文姬》。该剧集中描写了建安十三年曹操从南匈奴赎回蔡邕之女蔡琰(文姬)的故事。在剧本中,郭沫若除塑造了一个才华高绝、胸襟开阔的女子形象,更着力刻划出一个与多年传统印象大相径庭的曹操形象:雄才大略,总揽全局,爱惜人才,极富才华。
在剧尾,郭沫若
由于郭沫若主观上有强烈的为曹操翻案的欲望,所以在剧的后半部几乎成了对曹操的全面鉴定和充分表现,以致对蔡文姬这个形象也有冲淡和削弱。排演中,导演和演员们都认为,将一部情感化的戏剧,变成某种理念的显现是不合适的。郭沫若同意剧院的意见,对这些方面进行削弱和删改。可此时正好他出国参加国际会议,只好请剧院代为删削。这时,剧院就请郭沫若的老朋友、剧作家田汉将赞曲重新改作了一番:“丁年出塞呵泪洒琵琶,一十二载呵毡帐寒沙。巍巍周公呵吐哺握发,明珠赎我呵重睹芳华。思儿念女呵声咽胡笳,所幸今日呵胡汉一家。天下儿女呵皆我娇娃,春风吹花呵红遍天涯。”
郭沫若回国后谈到这首《贺圣朝》:“寿昌(田汉字寿昌)改得好,不仅更富有诗意,而且和全剧情调更合拍。”虽如此说,但自负的郭沫若还是对这首赞曲作了另一番调整:“妙龄出塞呵泪湿鞍马,十有二载呵毡幕风沙。巍巍宰辅呵吐哺握发,金璧赎我呵重睹芳华。抛儿别女呵声咽胡笳,所幸今日呵遐迩一家。春兰秋菊呵竞放奇葩,熏风永驻呵吹绿天涯!”并将《贺圣朝》定名为《重睹芳华》。
《蔡文姬》是郭沫若的心爱之作,即便在他修改时也孜孜以求,力图复活历史情境。这首从《贺圣朝》到《重睹芳华》赞曲的三番更动,可以反映出这一点。(《团结报》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