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很有趣的试验,他把两份名单给十个人看,问他们对这些人是否熟悉,结果很出人意料。
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沅、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是:李渔、洪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
结果,对第一份名
可在当时,第一份名单中的人物――清朝的科举状元,是多么辉煌与显赫啊!而第二份名单中的人物――清朝的落第秀才,是那样门庭冷落,默默无闻。
第一份名单里的人,学习成绩拔尖,考试名列前茅,接下来的披红挂彩,巡街亮相,夸耀四邻,甚至被招为驸马,成为宰相快婿等等,自然都在情理之中。可谁能想到,当初风头出尽、光彩照人的一帮状元郎,到后来都平平淡淡,湮没无闻。反倒是昔日那些落第秀才,竟然都成了大气候,或成为影响巨大的著名思想家,或成为千古不朽的文学家,或成为叱咤风云的农民领袖,或成为翻云覆雨的一代枭雄。两相比较,反差巨大,令人不胜感慨。
当然,这两份名单的简单对比,绝不能说明当初学习好的,考试成绩优秀的,将来到了社会上就一定难出成绩;也不能说明,别看我学习不好,考试不行,一到社会上就会如鱼得水,左右逢源。毫无疑问,要达到同样目标,学习不好的肯定要比成绩好的要付出更大代价。但它至少能说明一点,只要道路正确,方法得当,锲而不舍,不论是科举失意的秀才,还是高考落第的学子,照样能出人才,照样可以大展宏图。 (《解放日报》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