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前不久去浙江省邮政部门采访,工作人员感慨书信量比前些年又有大幅减少,最明显的就是大学生。记者随后在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对72名学生随机调查表明,学生中仅有6人最近给亲友写过信。
女儿来信 妈妈哭了 爸爸“喝高”了
“家书抵万金”――在父母的眼里,4封
女儿是2003年离开家读大学的,张红专清晰地记得女儿每次给家里写信的时间。“2004年11月18日,是女儿给家里写的第二封信,庆贺她父亲的生日。”
“每次看完她的信,都忍不住要哭,觉得以前任性的女儿越来越懂事了。”张红专拿出了信读了起来:妈妈,我希望你能看开点,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吃什么也不要省……“为了培养女儿我确实一直省吃俭用,女儿都看在眼里呢。”
“我也是非常开心的。女儿劝我少喝点酒,但收到信的那天晚上,原先2瓶酒量的我却喝了四五瓶啤酒。信里透露出的感情真是其他交流没法替代的。”父亲王成长说。
“鸿雁”渐稀折射社会转型
陈云年是老邮递员了,上世纪90年代初,就被派到朝晖邮递部工作,“那个时候,每次出来在浙江工大能收到1000多封信。”而8月31日下午,他在浙江工业大学朝晖校区的邮筒里只取到两封信。
浙江省社科联社会学所副所长杨建华认为,现代社会,生活、工作节奏越来越快,更为快捷的电脑、手机等交流手段无疑更能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同时,由于竞争加大,为了及时释放内心的压力,人们更需要一种即时的、互动的、在场的交流、沟通方式,慢节奏的书信似乎已不适应整个社会的联络。但书信的作用依然重要,应鼓励人们多写信。 (《钱江晚报》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