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安东尼奥尼的中国奇遇

2007-09-30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安东尼奥尼第一次进入国人的视野是在1974年。那一年1月30日的《人民日报》,刊出了一篇社论《恶毒的用心,卑劣的手法――批判安东尼奥尼拍摄的题为<中国>的反华影片》。意大利著名导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就这样,与那张泛黄的旧报纸一起,以“已经破产的苏修反华宣传的应声虫”的形象,留在那个年代的中国人

民的记忆里。

1972年,唯一一次中国行

那篇文章如今读来还颇有些趣味:“在镜头的取舍和处理方面,凡是好的、新的、进步的场面,他一律不拍或少拍;而差的、旧的、落后的场面,他就抓住不放,大拍特拍”;“为了丑化中国人民,他挖空心思地拍摄坐茶楼、上饭馆、拉板车、逛大街的人们的各种表情,连小脚女人走路也不放过……”

“安东尼奥尼是在1972年春作为我们的客人到中国来的”,而双方最终不欢而散,细想来,实是“文革”时期的中国对电影艺术的误读,及作为电影艺术家的安东尼奥尼对中国政治的不了解所致。

而对于安东尼奥尼来说,尽管“在我去中国之前,我也有关于中国的想法,它主要不是来自最近出版的书――《“文化大革命”和关于毛泽东思想的争论》。我用形象思考,而我脑中的形象主要是带有童话色彩的:黄河,有很多盐,家和路都是用盐做成的,一片雪白的蓝色沙漠,还有其他沙漠,动物形状的山峰,穿着童话般服装的农民”。但他没有坚持去寻找一个想像中的中国,而是把自己交付给了能看到的现实,“我觉得我做对了”。他在寄往北京的“意向书”中曾写道:“我计划关注人的关系和举止,把人、家庭和群体生活作为记录的目标。我意识到我的纪录片将仅仅是一种眼光,一个身体上和文化上都来自遥远国度的人的眼光。”

第一次,也是惟一的一次中国之行给安东尼奥尼带来的只有忧伤和铺天盖地的指责,对他来说这是很大的伤害。

很久以后,他妻子给他看一张河南林县的照片,安东尼奥尼抱着她大哭。那是他拍摄《中国》的地方。

误读的无奈与魅力

安东尼奥尼对世界满怀着好奇和热情,世界对安东尼奥尼来说充满了秘密。在他看来,艺术家的职责是尽可能真实地呈现这秘密,而非提供解决办法――这一点尤为让人懊恼。

20多年后,安东尼奥尼又一次与中国相遇了。这一次相遇的景象与上一次倒正可以相映成趣:安东尼奥尼的影片《红色沙漠》、《一个女人的身份证明》、《云上的日子》,纷纷出现在当时盗版商隐蔽的小店里和录像厅简陋的屏幕上。影片依然是那些影片,但安东尼奥尼显然遭到了中国观众对他的第二次误读。吸引人们购买他的影片,并进而形成一阵秘而不宣的“安东热”的,是他的御用女演员莫尼卡・维蒂慵懒的裸体和苏菲・玛索在《云上的日子》里鲜润的胸部。“安东尼奥尼影片里的女人是象征性的角色,代表导演所追求的、由直觉捕捉到的灵感,大都有关人类的境遇。”“安东尼奥尼的女人们是揭示寻找本质的惟一出路。”

他不提供解释,影像就是一切。

不要问为什么

“生命对我而言只意味着一件事:拍电影。”

安东尼奥尼自1984年中风丧失语言能力后,23年以来再也没能完整地说出过一句话。

而中国,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是他终其一生的疼痛与梦想。他对这里的爱从未改变。

“我不知道他为什么,也许是前世情缘。我想他爱中国,源于传统。中国的传统是如此强烈,即使现在有摩天大楼,和中国过去的文化有距离。他强烈地喜欢中国和它的传统,他觉得很有魅力。费拉拉(意大利城市,安东尼奥尼的出生地)也这样,这个城市和它的传统很吻合,它那统一完整的美丽,很自我。他尊重你们的传统。”安东尼奥尼的妻子恩里卡回忆道。

这是一个埋在心底35年的情结。35年前安东尼奥尼来到中国,后来他仍想来。曾经有人拉着他的手问他:“您想回中国吗?”他只能简单含混地说出几个字:“我们一起走,赶快”。

他最终没能再来,于2007年7月31日辞世。92岁高龄,照中国人的说法,是喜丧。(《世界知识》2007年第18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