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田起义的正义性不容质疑 夏春涛在2007年第5期《福建论坛》上说,道光末年,广西是长江以南社会问题最复杂、社会矛盾最尖锐的省份,民生问题、民族问题、土客问题相互交织,其根源在于吏治腐败。“在民不聊生,官亦不聊生”的背景下,广西民变蜂起,社会急剧动荡。正是在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和愈
抗日战争应从“9.18事件”算起 刘为钦、杨家英在2007年第4期《浙江社会科学》上说,日本军队自“9.18事变”之后对东北的占领以及向南方省份的扩张,是一个相对连续而完整的战事,“卢沟桥事变”不过是日本军队继续向南推进的一个环节。如果将“卢沟桥事变”视为抗战的起点,不仅缩小了日军在中国所犯下的罪行,而且还给日本右翼势力留下诡辩的口实;不仅缩小了中国人民的历史功绩,而且还会割断历史,给抗日战争史的研究带来诸多不便。
僧尼形象的历史演变 王绍欣在2007年第3期《社会科学辑刊》上说,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迄及明清,僧尼形象几经流变。初入中土的佛教被视为鬼神方术的附庸,僧尼形象几同方伎。此后随着译经活动陆续展开、中土寺院制度基本订立以及佛教流布区域渐次扩张,至东晋时,僧人在社会上已成一种不可轻觑的新形象。自晋迄唐,其间虽有“三武一宗”的灭佛事件,也有韩愈等士人的斥佛举动,但总体而言僧尼形象还未丑化。然而自宋以降,僧尼形象的崇高意味日渐淡去,至明清则愈发陷入一种尴尬境地。这一时期,僧尼群体的社会形象远离圣洁高雅渐趋流于下品,并成为一种脸谱化的定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