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当“遗书”成为新书时

2007-10-04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这几天王朔又出了本新书,叫做《致女儿书》。这次作家打出了温情牌,通过向女儿“叙述人类的历史,家族的渊源,自己的个人生活与亲人和朋友的关系”,“体现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挚爱深情”,进而展现出一个“率性作家,真情父亲”的“不一样”形象。

出版方提供的资料显示,4万多字的《致女儿书》原本是一个相

当私密的文本,王朔自称是当遗书写的,准备要是有个万一,可以给女儿一个交代。不知为何王朔后来改了主意,变成公开出版了,或许原因正像他自己所说的――将这本书的全部版税送给女儿,让她体味到一个作家的优越性。一个作家不一定买地买房给子女,但把版税送给孩子,只要是长销书,每年她都会有一笔不菲的收入。

不过问题在于,这样一本薄薄的观照自我的小书,真会像《傅雷家书》一样成为长销书吗?王朔的自信或许有他的理由,国内出版界跟着名人大腕跑的习惯已经养成了,有编辑私下说,名家的东西写得再烂也总有些人会“上当”,至少亏不了。正因为如此,走进书店,翻来翻去就是那几张老面孔。而新人要出头就有点难了。写《亮剑》和《血色浪漫》的业余作家都梁说,当初《亮剑》完成后,他找了几家出版社都没人搭理。尽管出版社对已经出名的作家一路绿灯放行,然而目前国内一批专业作家创作力、创新力匮乏也是不争的事实。两者之间,究竟谁宠坏了谁?(《新民晚报》9.22草青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