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者:小飞,一名16岁的高一学生。
我爸爸是一名很出色的空军飞行员。他总在执行任务,所以很少能见到他,我和母亲生活在外地老家,我妈特宠我。我妈说我爸老不在家,她得把父爱和母爱都给我。我从小就很崇拜爸爸。可当我长大了,我总和他比,自己很没
心理分析:情况看起来清楚,这是一个被母爱娇宠的男孩,大量的母爱、悉心的照顾,一方面使他得到了很多的关爱,另一方面也弱化了他作为男儿的阳刚特点。很多常年见不到父亲的男孩都有这样的特点,他们被长辈可怜,长辈想要把缺失的父爱尽可能多地补偿给孩子,却导致过度呵护。而男孩是应该接受暴风骤雨的洗礼的,过多与女性接触会使他们变得过于细腻而缺少勇敢,过于思虑而缺少韧性。其结果,小飞就会感到自己不像父亲一样拥有阳刚的男性美,却比父亲多了些依赖与胆小、怯懦与自卑,这会使他青春期的自我表象受到打击,觉得自己不像个大男人。大男人最贴近的代表自然就是父亲,于是小飞会不自觉地把自己不够男性气质与不如父亲联系起来。
小飞的问题表面上是一个青春期男孩的男性角色认同问题,实质上是飞行员父亲和长年与丈夫分居的母亲之间的感情纠葛问题。很多职业也是这样的,职业的要求和家庭的需要之间总会有矛盾,这时候“舍小家顾大家”与“首先过好小家庭的日子”之间就会有冲突,这个矛盾的解决不是取哪个
舍哪个的问题,而是需要深层的调整。全社会也有责任帮助这样的家庭多一些团聚的机会,理解这样家庭的困难,而不是把这些职业光环化,或者指责这些留守的妻子不够奉献。
小飞的案例反映了很多特殊职业的困境,希望我们的社会都来关注这些“没有爸爸的孩子”,帮助这些家庭重新找到更加建设性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