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8年只有1473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一举在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24万亿美元,经济总量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那么,中国何以能够创造出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钟阳胜同志的著作《追赶型增长》,给出了理论解释。
第一,中国组织经济增长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因此,中国
第二,得益于“有效的政府引导和政策推动”而形成的“他组织”力量。为了加快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增强综合国力的进程,中国政府不仅制定了“三步走”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明确发展目标,而且具体借助一个又一个的“五年计划或规划”行动和具体政策,进而与市场配置资源的“自组织”机制形成促进中国经济快速成长的合力。
第三,得益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所释放和创造的新能量。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个体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长足发展,以及国有和集体企业的产权改革不断深化,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各类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形成“多轮驱动”财富创造和经济增长的新机制。同时,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的确立,为各种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创造了条件。
第四,得益于有效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成功借助经济全球化的力量,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比较优势。(《羊城晚报》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