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国庆节,央视播放了《西游记》试集《除妖乌鸡国》,打响了四大名著上荧屏的第一枪。1998年,43集电视剧《水浒传》在央视播出,标志着四大名著电视化全部完成。完成这个浩大的工程,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花了15年时间。而如今,四大名著的新版电视剧几乎同时启动,一起争夺从演员到主创的优质资源,
名著扎堆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2004年,反腐剧、涉案剧被逐出黄金档。随后,古装剧和辫子戏的播出比例受到限制。接着,驱逐“第三者”成为净化荧屏的新举措,以情感纠葛见长的电视剧又碰壁了。中国电视剧创作实力本就薄弱,无法推出像美剧《越狱》、《英雄》那样富于科学含量和想象力的作品,几番整合后,既无政策风险、又得观众欢心的就只有名著翻拍戏和亲情、苦情戏了。搭名著的顺风车几乎不用考虑宣传费,等于没开机就回收了成本;而请人原创剧本等于是平地起楼,费心费力不说,将来的收益完全无法预知。对于每一个商家来说,翻拍之举都遵循了利益最大化的原则,然而个体的理性造成了整体的非理性:题材一再重复,新作难以冒头;名家始终当道,新鲜血液全无。结果形成一个暮气沉沉、虚假繁荣的市场。
中国的电视剧观众数以亿计,有多种多样的口味和需求,摆在他们面前的应该是满汉全席,而不能只是一碗肉和一条鱼。要想全面展现时代气象,要想充分满足观众意愿,需要更有智慧的产业政策,需要鼓励原创的远见和勇气。(《北京青年报》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