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使节”现在指的是外交人员,但“使节”的原始意义指的是物而不是人。
在古代,国君派使者外出,需要给使者配备相应的可以证明身份的东西。这种东西古代就叫“节”,使者所带的“节”就称为“使节”。
“使节”多以金属(一般是铜)制成,其上分别铸有龙、虎、人三种图案,称龙节、虎节和人节。
凡通行天下,必须持有节,没有节的人,遇有检查就不能通过。很多时候,“节”要比“使”重要得多。因此,“使”也就慢慢变成了“使节”。 (《解放日报》11.5)
[值班总编推荐] 真实的中国需要更多“看见”
[值班总编推荐] 习近平:汇聚共建美丽中国磅礴力 ...
[值班总编推荐] 抗大的烽火弦歌传... 这,就是最好...
温沙沙:师范生美育素养培育的价值、内涵与实施路径
【详细】
电视剧《北上》:年代剧的文化寻根
年代剧的叙事模式正逐步走出陈旧窠臼,涌现出融合多样题材和创新视角的新探索。《北上》的热播和好评说明了优秀文化题材的力量,当创作者找准了文化之“根”和情感之“魂”,观众自然会被其中的精神内涵所打动。【详细】
理论传播如何“圈粉”青年
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起来学习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