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第十届留学生交流会正式开幕。今年留交会对报名参会的海外留学人才继续设置“高门槛”,要求有硕士以上学历者方可参加。用人单位招聘原则最基本一条是,必须有工作经验。他们希望“迎娶”的是将国外先进工作理念和模式带回国内的高精尖人才。
陈先生是位从小在中国长大的外籍人士,曾在澳大利亚
他说:“中国过于注重职称,国外则比较关注个人的实际贡献,对人的学历并不太看重。”在国外,并不存在职称的评估制度,但回国后用人单位尤其是高校,则要求留学人员具备相应的职称。对此,陈先生十分费解。
在交流会场上,一位在硅谷工作多年的美国“海归”人员凌先生告诉记者,他这次来留交会就是要寻找合作伙伴,自己创业。但与中国企业接触中,他感到一些企业的管理观念还是太功利,今天签约,明天就希望能够得到回报。他们想的更多是引进海归人员,把项目全盘拿来,而并不想投入太多的研究经费。他表示,这正是中国科技、研发力量落后于发达国家的重要原因。“中国不缺硬件设施,有些企业的硬件设备甚至超过了美国,但是这些企业的领导人更需要转变他们的观念,这样,我们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才能为祖国更好的服务。”凌先生期待地说。(《羊城晚报》07.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