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京剧译成“北京歌剧”,我常常感到“不爽”。日前人民日报发表了赵启正的文章《京剧不是“北京歌剧”》,看了以后拍手叫好。“京剧与西方歌剧差异甚大,外国没有完全与京剧对应的东西,而英译名Peking Opera却一定程度上混淆了二者的区别。”
近代西洋歌剧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以后逐步传
京剧是在吸收古老戏曲表演艺术之长的基础上,广泛借鉴和撷取了其它民族艺术形式的精华,融舞蹈、音乐、情感为一体的戏剧,是将人们生活加以提炼、美化、夸张、升华而形成。京剧在表现形式上突出戏曲的程式化表演。所谓“程式”,是一种规范化的表演格式和套子。在每一出戏里,各个角色都是交叉变换运用“手、眼、身、法、步”和“唱、念、做、打”等程式化的表演技巧和表演手段进行艺术创造的。京剧还有各种行当,并配以特定的脸谱,使人物性格更鲜明。
京剧博大精深,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国人始创的中华戏曲艺术,京剧就是京剧,怎一个“北京歌剧”了得!(《团结报》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