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李密庵的《半半歌》读来很有意思: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
幸福恰到好处的底线是什么?竟是个耐人寻味的“半”字。
读一本叫做《吃亏是福》的书,记得有句话说:“生活在天堂之上的人其生活是怎样的,我们并不知道,虽然那一定非常快乐;生活在地狱之中,我们也并不知道,虽然那一定非常痛苦――所以,只有在人世间的生活才值得我们留恋。”林语堂也说:“我们终究在这尘世生活下去,所以我们必须把哲学的天堂带到地上来。”那什么是“哲学的天堂”呢?
也许就是纪晓岚的“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吧。(《中国电视报》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