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比赛结束后,奥斯卡・皮斯托留斯会卸下自己腿上价值1.5英镑的那对名为“猎豹”的义肢,让它们优雅地躺在草地上。那对义肢看上去像两片薄薄的弯曲刀片,每块刀片由50~80层碳纤维构成,为了更适合跑步,
小皮的故事
21年前,皮斯托留斯出生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他的双腿天生没有腓骨。他一岁时接受了从膝盖以下的截肢手术。截肢6个月后,皮斯托留斯通过一对包着玻璃纤维的木质假腿走出了自己的第一步。
妈妈鼓励小皮说:“即使跑得最慢的人,也不是失败者。失败者是那些只是坐在旁边看着,从未努力参加比赛的人。”
小皮从来不是个旁观者,健康孩子能做的事情,他一样能做。读书时候,他打橄榄球、水球,甚至参加摔跤俱乐部。17岁那年,一场橄榄球比赛中,小皮伤到了膝盖,养病时,医生推荐他进行跑步康复。
这一跑,居然跑出一个传奇。教练相当欣赏他的跑步天赋,称赞他是“没有二挡的五速引擎”。很快,他就在2004年夏天的雅典残奥会上一举打破了100米、200米和400米的残疾人世界纪录。
拥有“猎豹”助力以后,小皮的成绩几乎对身体健全的正常运动员构成了威胁。他的目标是在即将举办的北京奥运会上,希望能与健全人一决高下。
有人说:皮斯托留斯的一对义肢呈J型,人为增高了5~10厘米,他的步幅比对手大了,所以他的速度更快。
备受争议的还有“猎豹”的材质:碳纤维材料强度大、密度小,且弹力优异。跑步时,在体重压力下,运动义肢会在接触地面时弯曲,换步时弹开,从而更有效地把运动员垂直施加给跑道上的压力转化为水平方向的动力。使用义肢的小皮“好比蹬着弹簧跑步,能不快吗?”
义肢还有另一特性:不会疲倦。据说,这也是小皮总是在最后一刻追上对手的重要原因。通常,由于小腿肌肉开始疲倦,正常人后200米的速度远远不及前200米,而小皮则刚好相反,他的后半程速度无人能及。
然而,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小皮具有天生的残疾。身体缺陷对运动成绩造成的影响是否足以抵消“猎豹”带来的优势?
迟到的判决
评估的困难使国际田联一次次推迟宣布判决的时间。皮斯托留斯能否参加2008北京奥运会,结果迟迟未定。终于,在1月14日,国际田联发布公告:皮斯托留斯无权参加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国际田联数次推迟宣布判决结果,似乎表达了他们的左右为难。毕竟,小皮的问题不仅是一个人的问题,也不只是个科学问题。这个双腿截肢的赛跑运动员用自己优异的天赋抹平了健全人和残疾人之间的鸿沟,也提出了一个相当尖锐的问题:竞赛公平与参赛权之间该如何平衡?
对于残疾运动员来说,除了使用假肢,他别无选择。迈阿密大学医学院的一位理疗学副教授就说,他们对皮斯托留斯的质疑,来源于“他们不想看到一个残疾人与正常人一起站在跑道上,他们害怕那个身有残疾的人赢了”。
影星汤姆・汉克斯也支持小皮。他计划通过自己的制片公司,将这位南非青年的故事搬上银幕。据说,那将是一个同命运和官僚主义进行坚决抗争的经典蓝本,情节类似于《阿甘正传》。(《新民周刊》2008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