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学术大师的“潜在写作”

2008-03-13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学术研究作为个人的精神劳作和自由创造,无法按照统一而固定的模式进行,靠听从政治命令是难以产生优秀的学术成果的。

钱钟书在1958年出版了《宋诗选注》。这本书虽然得以公开出版,但钱钟书在写作中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独特想法。他说:“在当时学术界的大气压力下,我企图识时务、守规矩,而又忍不住自作

聪明,稍微别出心裁。”钱钟书的这种生存智慧保全了自己的学术生命,但是也陷入了一种尴尬状态。“这本书只能作为那时期的一种文献了,既没有鲜明地反映当时学术界的‘正确’指导思想,也不爽朗地显露我个人在诗歌里的衷心嗜好。”钱钟书将“潜在写作”隐含在当时流行的政治话语中,使得他避过了残酷的政治迫害。

陈寅恪的“潜在写作”方式也是独一无二的。在乱世之中,大师的才情与学识被迫转换为一种隐蔽的叙述方式,他不愿用放弃学术尊严的方式来换取所谓更大的生存可能,而甘愿在无功利中受难。他用抱残守缺的“顽固”和执拗来抵抗那个有口莫辩的时代,“欲著《辩亡》还搁笔,终生颠倒向谁陈”。“晚年惟剩颂红妆”成了陈寅恪的精神寄托和学术表达的唯一方式。他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口述而成的《柳如是别传》成为学者“潜在写作”的精品和奇作。余英时称《柳如是别传》是陈寅恪晚年的一部“心史”。可见,“潜在写作”是个性化的,它以一种冰冷的方式调动了知识分子的学术激情。

“潜在写作”固然是一段不堪回首的痛苦记忆,却在考验知识分子精神品格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他们的精神能量。那个时代,没有年薪,没有课题经费,没有职称评定,没有核心期刊。只要没有政治干扰,就是最大的奖赏了。外在的苦难逼迫学者们撤回到思想之中、学术之中。(《社会科学报》3.6)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