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005年,李亚平连续推出《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每本销售量都超过10万册。2007年末,李亚平又推出了《帝国政界往事》第三部,再次让人们将探索的视线投之于他的身上。
从金领到学者
李亚平出生在山东,很小的时
大学本科毕业之后的李亚平没有留在北京,而是选择了在西藏日报做记者。5年以后,李亚平重返学涯之路,到中国社科院攻读新闻硕士专业。上个世纪90年代初,硕士毕业后的李亚平没有顺理成章地从事文字工作,而是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从商之路。
在商业道路上,李亚平走得很顺,不久就因工作需要被调派到美国。5年以后,李亚平已跃居驻美国分公司总经理的高位。
也许是漂泊得越久就越知道家乡的可贵,也许是商场上的长期鏖战而产生了倦怠疲惫,在朋友的邀请下,李亚平重返北京,且重新拾起了文字工作,开始担任国内一家著名新闻网站的总编辑。
2002年,大学同学吴思的《潜规则》出版,带给李亚平巨大的心灵冲击,未来要做什么,到底要怎么做,这些一直盘旋在他脑海中的问题,在与好友吴思彻夜深谈后,终于逐渐清晰并找到了答案。随后,正值壮年的李亚平放弃了一切头衔,辞去了所有的工作,开始闭门读书写作。
选择写史
李亚平选择写史不仅仅出自从小的喜好和阅读兴趣,还出于一种想以正确态度治史的急迫感,“我看过《宋史》,觉得特别有意思。然后又看了很多研究文章,那简直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对于这种解读历史的方式,李亚平深感忧虑,“不能冷静、清醒地看待自己的历史,就很容易在现实和未来中犯晕,这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所以,重新解读历史,以一种冷静、清醒的眼光,以无限逼近史实的客观立场重新讲述历史,被他视为己任。
找一个现代人理解的方式
阅读李亚平的《帝国政界往事》系列可以发现,他经常会从书中的历史中跳出来,联系当下的现象进行讲解,还会把古代的官职、人物同当代的官职、人物进行类比,这种“史今互鉴”的方法颇具特色。比如,在《帝国政界往事:大明王朝纪事》一书中,在写到明朝徭役制度时就以当代的税收相对比,“朱元璋制定的徭役制度相当先进,其核心大体上是根据家财田产的多寡确定承担劳役的多少――富者多出,贫者少出甚至不出,颇有些当代税收累进制的味道。”因此,经李亚平解读的历史更具有现实意味。
采用“史今互鉴”写法与李亚平的切身体验紧密相关。“以前,我在读历史研究著作时,时常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因为古代的官职名称复杂,变化多端;古代的地名也是一样。而历史学家们大概是无暇为普通读者写作,很少对此加以解释或类比,使人读起来经常找不到“北”,使历史阅读从本来很愉悦的事情变成了一件痛苦不堪的苦役,令我切齿痛恨。于是,写作时,我希望能够把古代的情形转换为现代人容易理解的方式。”此外,近10年的新闻记者生涯的历练,也让李亚平在写作时遵循一个信息传播的基本准则,这就是写出来的东西要让人更容易接受。
回复争议
李亚平2007年末出版的《帝国政界往事:前清秘史》引来各方关注,不时有质疑之声出现,比如,如何评价吴三桂?努尔哈赤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伟人”,还是如李亚平所说是一个“嗜血成性的军事抢劫集团的首领”?
面对不同的声音,李亚平表现得很平静:“所有的历史研究都是一家之言,没有人可以权威到不容许任何异议的程度,那种情形的出现一定意味着灾难。”他在《帝国政界往事:公元1127年大宋实录》开始,就在后记中公布了自己的email,就是为了能够听到更多不同的声音。“有不赞同的看法很正常,只有在不同观点的切磋讨论中,方才可能最大限度地接近历史真相。我很高兴自己的看法能够引起争论,也会认真思考那些不同意见。”(《中国电视报》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