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警总医院余联芳主任医师曾多年担任刘伯承元帅的保健医,从事首长保健工作20多年,对老年人的养生保健提出了许多建议:
“久病”未必“成医”
很多老年人患慢性病,长期服药都自认为久病成医,医生发现很多老年人的血压和血糖控制不好的根本原因是自行增减药量。尤其是
老年人家里应常备硝酸甘油、阿司匹林、心痛定等药物,要定期检查这些药物是否过期。
有的老年人认为西药过期不能服用,事实上中药也有保质期,尤其是中草药保存不当发生霉变,极易产生毒性。
60岁以上老年人,用药剂量应是成年人的3/4;如果服用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药量应是成年人剂量的1/2或1/3,如能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可准确根据个体差异来调整用药剂量。
心脏病人应穿棉质内衣
化纤衣物摩擦出的静电在瞬间可以高达几万伏特,对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来说,很有可能会诱发心脏早搏。尤其在北方寒冷干燥的冬天,老年人应尽量选择棉质内衣。
此外,老年人穿衣应选择宽松舒适的款式,尤其要避免内衣过紧。对于有糖尿病、下肢心源性水肿等疾病的老年人,选择袜子要避免袜口过紧,造成下肢静脉回流障碍。老人,尤其是糖尿病人要穿着宽松的鞋。鞋要柔软舒适,鞋底稍厚、鞋跟低平的圆头鞋子为上选,鞋头要宽一点深一点,不要太紧了。勤换鞋垫,避免鞋内潮湿。
睡眠质量最重要
对老人来说,更应看重睡眠质量而非睡觉时间的长短。
午睡:午餐后要休息15~30分钟再睡。午睡时间以30~60分钟为宜。老年人要避免睡在风口上,胸腹部要盖点东西,以免受寒。
瞌睡:如果老年人从早到晚哈欠连连,就得考虑是否为脑血管病的前兆,应及时就医。
夜睡:睡眠姿势主张右侧卧位,仰卧时不要把手压在胸部,要避免俯卧位。
老年人睡觉醒来发生中风较多,因此睡醒后要做到“三个半分钟”,即平躺半分钟,在床上坐半分钟,双腿下垂床沿坐半分钟。
有些老人睡觉总找不到舒服的姿势,可以试试抱枕法。将身体侧卧,双臂抱枕,长枕下段可垫在大腿下面。不但使老人睡眠好,还能消除“晨僵”现象。
越是发酸越要多练
老年人参加体育运动时,应在运动量上注意做到“酸加、痛减、麻停”。
刚参加体育运动时,会出现肌肉酸胀的正常的生理反应,此时运动量可逐渐加大循序渐进;运动后出现局部疼痛并有逐渐加重感,则说明身体某一部分肌肉或肌腱有隐性炎症反应,此时运动量应减少、减轻,以免炎症扩大;如果感到某一部分机体出现麻木不适,是局部神经受压的征兆,也是锻炼方法不当的反应,此时应立即停止运动,查找原因,并改换锻炼方式或项目。
冠心病患者则不宜晨练,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既没喝水又没活动,血液变得浓稠,血流速度过于缓慢,容易加重血栓的形成。早晨冠心病发作几率比晚上11时高出3倍。冠心病患者在晚上7时至9时进行健身活动较好。有冠心病的老人,应该适当运动,可以帮助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还可稳定血压。
老年人要注意多走平路,少走坡路,尤其是有退行性关节病的老年人要尽量减少爬楼、爬山等活动,以减少对关节的磨损。饭后不宜立即散步,防止引发慢性胃肠病。(《健康时报》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