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位患者的京城求医记

2008-04-06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大学毕业后,方芸(化名)从外地来到北京某中专当了一名聘任老师,当时她没有选择医保。今年3月15日,25岁的方芸患病,这才对以前只在媒体上听到的看病难、看病贵、双向转诊、医疗体制改革等名词有了切身体会。

社区医院并不便宜

3月15日下午,一向健康的方芸忽然感到剧烈

腹痛,还伴有呕吐。在附近的一家著名的大医院做完检查后,医生诊断她患有急性肠胃炎。方芸在该医院打了3天的消炎针,总共花费约800元。

3月18日上午,方芸的病情稍有好转后又出现腹痛,她觉得社区医院可能相对便宜些,就来到附近的社区医院复查。医生诊断为尿路感染,并怀疑有结石。医生告诉她:“你要换一种消炎药,打一个星期。今天先给你开3天的药吧。”社区医生也开了700多元的药,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便宜。

无所适从的患者

当天在社区医院输液时,方芸病情突然加重。医护人员赶紧叫来救护车,将方芸送到与该社区实行双向转诊的一家三甲医院。

B超检查发现,方芸尿道里有一个0.5厘米×0.6厘米的结石,医生给她开了6支单价95元的某种头孢类抗生素。下午1点,方芸又去碎石中心进行了碎石手术。

下午4点多,输完液之后,方芸来到社区医院,想退掉之前在此开的药品。一名中年医生除了让方芸继续打他们开的消炎药之外,又指出若干问题:

“头孢?一开始就用这么好的药,以后怎么办啊?”

“已经做过皮试了,他们怎么又收了费?”

“你在我们这边已经交过B超费用了,怎么又交了一遍B超费用,才对你进行检查?”

医生还说:“救护车多收费了。”方芸看到,那家三甲医院的收费单上写着“主任医师随车出诊,40元”,可她记得,当时随车来的只有两名护士,不是主任医师。

抱着疑问,方芸第二天又到该三甲医院,找到了一位主任医师。这位医生反问她:“你是不是去的社区医院内科?”

她想了想:“是的。”

医生说:“结石属于外科,内科的消炎和外科的消炎不一样。你打那边的消炎针是没有作用的。”

方芸从两边的医护人员那里了解到,这家社区医院实际上就是该三甲医院的分部,所以它们之间才实行双向转诊。可是为什么有些费用要多交一遍呢,无所适从的方芸还是选择继续在该三甲医院输液。

没有医保的遗憾

3天的消炎针打完后,方芸的病情又出现了恶化。检查发现,她肾部还有一个小结石。听了朋友的建议后,她向医生提出,自己属于自费,希望开便宜一点的药。于是,医生便开了6瓶单价51元的某种注射类消炎药和一盒3元多的止痛药。

3月24日方芸差不多康复了。她算了一笔账:从3月15日发病到现在,总共花掉了6000多元,其中碎石手术费用为1200元,其余的绝大部分是各种药费。没有医保的方芸,支付的医疗费用相当于自己两个月的工资。

建议推行强制性医保

全国政协委员孙铁英指出,从法理上讲,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是,商业保险是自愿的,而社会保险是强制的。从一些地方的情况看,有些群众由于自己当时身体健康,即使经济上有能力,也不愿意参加社会医疗保险,而当身体出现了重大疾病、经济上负担不起时才想到要加入社会医疗保险。建议国务院要强化社会保险的强制性,规定有能力缴费的必须缴费。对于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由当地政府为其缴纳社会医疗保险费。(《人民政协报》3.31)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