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政治改革旨在增加百姓利益

2008-04-06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2007年12月8日,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在《钱江晚报》和浙江省社科联主办的浙江人文大讲堂上作了“生活中的政治学”演讲,下文为其中的答读者问。

问:您认为“民主是一个陀螺,要运转起来才有意义”,那么这个抽陀螺的鞭子应该

拿在谁的手里?

俞可平: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涉及到民主的动力何在。

推动民主,我认为两种人不能忽视。一是“人民当家作主”中的人民。你自己都不来推动,民主怎么能前进呢?民主,不是由政府或官员为民做主。所以,人民自己应当是推动民主的首要动力。二是党政官员。

  问:如果中国必须实行增量式的民主,所谓的增量是否是在存量的基础上另外建立一套体系,待其发展壮大后,逐渐取代存量?

俞可平:这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

首先,我提“增量民主”这个概念的时候,有的朋友已经注意到我不太使用“渐进改革”或“渐进民主”。为什么?我觉得这里面的重点是有区别的。“渐进改革”或“渐进民主”,注重过程,一步一步往前走;“增量民主”强调的重点不在于过程的缓慢性,而在于要逐步增加利益总量,该突破的时候要突破,如果不突破,就很难发生整体性的进步。但是这种政治发展过程中的突破,不是整体性的政治突变。

第二,“增量民主”的着眼点在于,通过改革,在总体上增加人民大众的利益。所有政治改革,都要让受益者能够感觉到这些改革增加了他的利益,让他觉得新的体制比原来的体制更好。你反对这个体制也可以,你同样可以享受到新的体制带来的利益。

第三,“增量民主”还强调要切实降低政治改革的成本或代价。“增量民主”认为,改革应当增加所有人的利益,特别是增加原先获益较少的那些人的利益,但也不要剥夺一些人原先获得的合法利益。也就是说,在必要时要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唯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改革的阻力和代价。

简单地说,增量改革的重点在哪儿?在最广大公民的利益。这是衡量改革是否成功的标准。但是有一些人增量会多一点,有些人的增量会少一点,政府要做的就是尽量让原来获益较少的人获益多一点。(《钱江晚报》3.30)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