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州市老人院新建了一座“临终关怀”大楼,专门为那些患了绝症而康复无望的老人提供“善终”服务,让他们安度最后时光。这座大楼环境幽雅,设有双人房、单间和套间,还有厨房,生活设施一应俱全。然而,开张之后仅有10多位神志不清的垂危老人入住,而其他本可以入往的老人都坚决拒绝。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从群众反映来看,症结首先在于“名不正”。诚然,“临终关怀”是标准的科学术语,也是一句大实话,但用于特殊人群似乎不太适宜。须知,人都是怕死的,特别是那些真正临终的老人,更不想听到这些不吉利的字眼。
由此看来,在这个特殊的人群里,用“临终关怀”这个词本身就显得不够“关怀”,据说广州老人院已有意把大楼的名字改为“宁养关怀”。(《健康报》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