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29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公布今年候选影片名单和评选方法,质疑之声随之而起。
由于金鸡奖和百花奖改制为隔年评选,所以候选影片出现了两年的跨度。一方面,两年前的影片如《云水谣》《东京审判》等早已获得金鸡奖、华表奖等各大电影奖的肯定;另一方面,两年前上映并没有获奖的影片,很多观众印象已经
百花奖原先是由《大众电影》读者投票选出。此次组委会将评选分成两部分,先在本评奖年度内,在票房达到500万元、电视播出达3000万人次的62部影片中由中国城市影院协会属下的100名骨干影院经理投票产生10部候选影片。但这100名影院经理究竟是如何产生的?而“500万元票房”的门槛是否将小成本的艺术电影排除在外?
之后,开始全国观众投票阶段,评选出百花奖影片奖提名5部、单项奖提名各5名。最后还要从所有投票观众中平衡产生101名幸运观众,到百花奖颁奖典礼现场,以按表决器的方式当场投票,评选出各个奖项的获奖者――这里的弊端更加严重。为什么普通观众投票的结果不是最后结果?究竟百花奖代表广大观众的喜好还是101个观众的认可?(《新民晚报》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