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的发生往往会诱发一系列次生灾害,如火灾、滑坡、水灾、海啸、冻灾、疾病等,形成地震灾害链。地震导致房屋大面积倒塌,人员伤亡严重,生态环境被破坏,水源及食品被污染,蚊蝇鼠虫等大量滋生,可造成传染病的流行及爆发。有关专家就地震后如何防病作了以下介绍。
确保饮用水安全。首先,应选择临时性
加强食品安全。既是防范与食品相关的突发事件的重要措施,也是突发事件发生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发生、保障有效供给的重要内容。
加强环境卫生措施。包括灾民临时居住地建设和居住卫生、简易厕所的修建和垃圾粪便的收集处理、尸体的卫生处理等。
控制传染病。专家建议:一是重建疾病监测系统,包括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人口的暂时居住和流动情况、其他主要疾病发生情况、啮齿动物和媒介生物的数量等;二是重建安全饮用水系统;三是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媒介控制。四是及时发现和处理传染源,加强病人的隔离、治疗,做好疫点(疫区)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工作;五是落实应急计划免疫。(《光明日报》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