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火炬,原本是要带给人们嘉年华一样的喜庆热闹,而在自然灾难面前,奥运火炬却给人们一种精神安慰与鼓励。
厦门传递过程中,沿途不仅设置有捐款箱,还有为四川灾区祈福的各种标语,从“四川不哭”到“汶川挺住”,从“中国坚强”到“奉献爱心”,一个民族的心灵空前凝聚,有着共同的价值指向。
在上海,四位特殊的火炬手,使我们看到奥运精神对灾区人民的关爱,也看到人们对救灾英雄的嘉许:待命即将奔赴地震灾区的医生孙宇立;率领应急通信保障小组、在灾区保障信息畅通的某部通信处处长虞谦;已在抗灾前线北川县工作了30多小时的公司职员卜智勇;刚刚从前方救灾归来的上海消防局陈飞少将。
地震灾难给奥运火炬传递这一页染上了黑色,但因为有无数爱心的温暖之光照耀、有不灭的奥运火炬相伴,我们在这黑色的一页上,看到了一个民族坚强的面孔与希望之光。(《新京报》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