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我国第一艘潜艇和护卫舰

2008-06-12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6月3日,是“中国第一厂”江南造船厂的143岁华诞。143年来,“江南”建造船只逾千艘,创造了中国工业史上逾百个“第一”。

第一艘潜艇

1954年3月至7月,苏联造船专家在船舶工业管理局人员的陪同下,对国内几家主要船厂进行了实地考察。中苏人员此行的目的是根据苏联向中

国提供海军装备及军舰制造技术援助的“六四”协定,以及苏联向中国转让“03”型潜艇制造技术的协议,选择一家中国承建厂家。

苏联专家考察了中国南北几大船厂后认为,江南造船厂的基础条件较好,利用现有设备能力,稍事调整补充和扩修船台、码头即能建造“03”型潜艇。一机部很快批准由江南造船厂建造“03”型潜艇。

总工程师王荣?作为中方的技术负责人,担负了组织生产和技术领导的重要责任。接受任务时,他甚至兴奋得流下了眼泪。从少年报考马尾海军飞潜学校开始,王荣?就立志为祖国建造自己的潜艇。抗战初期,他奉命在德国监造潜艇。德国中止中国潜艇建造合同后,王荣?回到祖国,但他的“潜艇梦”一直没有结束。“03”潜艇的建造,终于给了王荣?实现梦想的机会。

1954年和1955年,江南造船厂先后选派28名科技人员和技师赴苏学习。苏方为实习人员编排实习计划,有工艺技术课、俄语课、下车间实习课以及参加试验、试航等教学实习活动。这些学习人员回国后大都成为我国潜艇建造方面的骨干。

1955年4月14日,中国第一艘潜艇在江南造船厂正式开工建造。

在“03”型潜艇的建造过程中,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工厂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产管理制度、健全的生产组织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方法。

1955年9月,国庆节六周年前夕,首制艇完成了大合拢工程,进入耐压壳体试水工艺阶段。这标志着第一个大工艺段落工程的结束。耐压壳体试压结束后,第二个大的工艺段落随之开始。渐渐地,一艘外形酷似鲸鱼的优美潜艇呈现在人们眼前。

1956年1月10日下午,毛泽东主席在上海市市长陈毅等的陪同下,来到“03”潜艇工地,视察了正在建造的中国第一艘潜艇。他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对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的关切,极大地鼓舞了江南人为人民海军建造一流舰艇的热情。

1956年3月26日,潜艇顺利下水。

11次的出海试航计划完成,1957年3月,工厂航行试验工作胜利结束。

接着进行国家航行试验。先后共出海7次,历时40天,试验工作都较为顺利。原想交船指日可待,不料试验后经进坞整修检查时发现艉轴套磨损严重,间隙过大,只得返回上海修理,因而耽误了两个半月时间。

1957年10月27日,上海举行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大会。同一天,江南造船厂为中国第一艘潜艇举行了隆重而盛大的交船仪式。经国家验收后,该艇正式入列服役,被命名为“新中国15号”。1969年的1月10日,为庆祝毛主席视察“新中国15号”潜艇13周年,海军特授予该艇56-110荣誉舷号。这是海军迄今为止唯一授予荣誉舷号的潜艇,也使该艇成为中国唯一一艘舷号为5位数的海军舰艇。

首艘护卫舰

面对国际变局,新中国人民海军提出“以导弹为主,以潜艇为重点”的方针和近期建设目标。1960年冬,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为此,船舶工业开始逐渐贯彻三方面的转变,即从“军民结合”转向“军品第一”,从以常规舰艇为主转向以尖端舰艇为主以及从转让装配制造转向国产化试制。

1961年,船舶工业主管部门确定以导弹快艇和鱼雷潜艇为制造重点。第二年8月,船舶工业主管部门又提出“以2型(导弹快艇和鱼雷潜艇)为纲,带动6型舰艇”的试制生产计划,试制重点由尖端舰艇改为常规舰艇。自1961年开始,船舶工业部门一方面开展了鱼雷快艇和导弹快艇的仿制任务,一方面自行研制和批量建造了护卫艇和护卫舰。

护卫舰是以舰炮、导弹、鱼雷等为主要武器的中型或轻型军舰。它主要用于执行反潜和防空护航,以及侦察、警戒巡逻、布雷、支持登陆等任务。在现代海军编队中,护卫舰是在吨位和火力上仅次于驱逐舰的水面作战舰只。

1964年8月1日,65型护卫舰首舰在江南造船厂的船台上铺设龙骨。因为首次采用我国自行研制的901特种钢材,船厂技术人员和工人在焊接上遇到了很大困难。经过大量的实验,依靠集体智慧,江南人初步掌握了新钢种的性能和规律,摸索出了一套既可降低焊接变形又可保证船体强度的新工艺。

65型护卫舰为薄板纵骨架结构,焊接变形很大。艇体大接头的焊接质量是保证艇体质量的关键。江南工人和技术人员提出了二十多条创造性建议,全面采取反变形措施,使艇体线型光顺性和主要尺度的公差达到了近乎完美的程度。

1965年12月,65型护卫舰首舰下水,翌年8月8日签字交船,沿用退役的“广州”号护卫舰的舰名及舷号209。限于当时的条件,65型护卫舰只能使用比世界上通常护卫舰小近一万马力的民用柴油主机,只能装载鱼雷艇用雷达。当时中国还不能自制100毫米主舰炮,护卫舰主舰炮竟是从海岸阵地拆来的苏制100毫米岸防炮。

在后来的作战实践中,65型护卫舰承受住了12级台风的考验,舰的稳定性和结构强度均属上乘,动力装置和操纵系统也十分可靠。65型护卫舰尽管装备、动力系统等并不先进,但它是我国首次自行设计建造的最复杂的战斗舰船,是完全依靠自己的科技力量,立足国内,从零起步的重要产品,在中国造船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摘自《自强之路――从江南造船厂看中国造船业百年历程》一书,叶宝园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5月第1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