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是直升机率先飞往灾区上空查看。在震区公路、桥梁中断,震中数万生命无法获取外界救援时,又是直升机穿梭于崇山峻岭之中,运送救援物资,转移受伤群众。“生命之鹰”是灾区百姓给予它们的赞誉。
5月31日下午,一架向灾区理县运送防疫专家的米-171直升机在返回途中失事。高强度、高难度
此次地震的受灾面积相当于半个英国或一个韩国,且地形地貌异常复杂。区区百余架直升机参与救灾,显然有些捉襟见肘。
那多少架直升机才能算得上充足呢?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全世界约有军用直升机3.5万架,民用直升机约2万架。然而,近20年后的今天,中国拥有直升机的总数量尚不足当年世界总数的百分之一。
在总量不足的前提下,缺少重型直升机则显得更为突出。在唐家山堰塞湖抢险中,不得不依赖来自俄罗斯的米-26重型直升机,才把重型机械吊运至堤坝上。
此次抗震救灾的直升机几乎全部来自国外。比如“米”系列是俄罗斯的,“黑鹰”是美国的,“超级美洲豹”是法国的。基于直升机在民用和军用上的重大价值,我国很有必要像发展大飞机一样发展自己的直升机产业。(《钱江晚报》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