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1978年:中国增派留学生

2008-07-03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一样的衬衫、大衣,一样的皮鞋、皮箱。1978年12月,52名中国人,从北京出发,辗转巴黎,抵达纽约。他们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的几十所学校中,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学习生涯。这是中国决定加大选派留学生数量后,派出的首批留学人员。

教育部打报告

1978年6月23日,邓小

平听取教育部工作汇报后,说出这样一段话:“我赞成留学生的数量增大,主要搞自然科学。……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教育部研究一下,花多少钱,值得。”一场中国近现代以来最大规模的出国留学热潮,就这样悄然掀起。

邓小平做出指示后十几天,教育部《关于加大选派留学生数量的报告》就交到了国务院。报告提出,立即选拔三千人派出留学。报告还对留学生管理机构、派出前的集训工作、回来后的工作安排都提出了建议。

教育部的报告刚刚递交,反对的声音就接踵而至。有人担忧,这样大规模派留学生出国是史无前例的,人派出去不回来怎么办?邓小平说:“你先把人给派出去,不要怕跑,跑10%、20%,还有80%。”

当时还有看法认为,“文革”过后,国内的高校都在恢复、整顿,有很多学科空白,“我们确实要利用外国教育资源,但关键是不能派这么多人,也不应以大学生为主,而要以研究生和进修为主。”

8月,教育部的报告获国务院批准。首批留学生派遣工作立即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美方反应热烈

中国要大量派遣留学生的消息,迅速传到国际社会,并引起很大反响。

此前的“文革”期间,中国的留学生派遣曾一度彻底停止。1972年虽然恢复派遣,但6年里总共只派出了1700多名工农兵学员。彼时,中美已定于1979年元旦正式建交。也因此,首批留学生定下派往美国。

和美国联系后,对方的态度出人意料地热情。9月2日,美方就向中方发来邀请函,10月7日,由北大校长周培源率领的11人代表团访美。从旧金山到华盛顿,一路拜访了很多著名大学。10月22日,代表团与美方达成11项口头谅解,明确了美方在1978-1979年度,将接受来自中国的500-700名留学人员。

选拔和培训

1978年8月,教育部的报告获批后,各地的选拔工作立即开始。

考试的人选标准是:业务素质好,身体好,外语好。这次的选拔,“空前强调”的是外语水平,而政审这一关,却几乎没有要求。但在那个一句英语也听不到的年代,考试的内容基本是初等英语水准。10月,首批通过层层选拔的52人接受集训。

第一次集训时,距离出发的12月26日,只剩2个月。长期以来,“政治集训”一直是集训的主要任务。但这一回,由于形势所逼,使得集训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了根本改革。破天荒地,这一次没有教育大家“如何看清资本主义罪恶本质”、“如何抵制资本主义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而是请来专家老师,进行异文化、双文化培训。

异域生活

清华大学选派的崔国文后来回忆,当时由于国力拮据,规定这批留学生每人每个月的伙食费为120美元;每人每月最高房租不得高于150美元,实报实销;每人每月零用钱30美元。大家手头都很紧张,和导师、同事聚餐也不敢去,担心后半个月要饿肚子。

最初的52个访问学者,被分到了美国的几十个不同的学校里。刚去的时候,美国人低估了中国人的实力。但在艰苦的条件下,这些留学生们奋发图强,在学业上迅速赶上。来自清华大学水利系的柳百成,留学2年期间发表了5篇SCI论文,使美国人大开眼界。两年后,52人纷纷学成归国。

这以后,中国陆续派出的留学生人数迅速攀升,到1982年,已派出大学生、研究生、进修生共约1万人。(《新京报》6.23)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