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诊过了一位形体消瘦的女病人,她39岁,看上去却像50多岁。一进来就说:“医生,我拉肚子10年,你能帮帮我吗?”我嘱其坐下后,开始翻阅她的检查报告:胃镜、肠镜、各种血液生化检查,几十张验单的结果都一样:正常。
病人接着向我讲起她的患病过程:10年前一个夏日的傍晚,在路边摊买了一杯冷饮喝后,
于是,由消化科转诊到心理科求治。
心理测试结果显示,病人有明显的强迫、焦虑、偏执的人格特征。通过改变认知、心理疏导、抗抑郁药物及调节胃肠道功能等,一个月后,纠缠了她10年的病魔终于和她“分手”了。
人在情绪不好的时候,被称为“第二大脑”的肠道有时也会随着闹情绪。许多人遇到紧急的事情,或者一焦虑就会腹痛难忍,这种肠道的激惹可以发展为“肠易激综合征”。它是一种慢性肠功能混乱,可以说是肠道“抑郁”。肠易激综合征常发生在20~50岁的人,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两倍。主要表现为腹痛伴排便异常和排便后腹痛缓解,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病情可以持续数年或是间断地反复发作。
引起肠道“抑郁”,首先是精神因素,如环境嘈杂,工作压力、经济负担重,失业、亲人故去、人际关系障碍和家庭纠纷等。神经质、情绪易激动、不安、焦虑和抑郁,是该类病人的性格特点。半数以上伴有恐病症,尤其是癌症恐怖症。约33%的病人有家族遗传倾向。另外,对某种或多种食物不能耐受,进食后可诱发或加重症状,如酸性水果、香料、酒类、辣椒和浓咖啡等。滥用药物导致胃肠平滑肌功能改变,也会触发此病。 (《家庭医生》2008年第7期下半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