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论点短辑

2008-07-24 来源:文摘报  我有话说

关于“香港文学史”写作的反思 古远清在《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5期撰文指出,内地学界原本对香港文学评价不高,但在香港回归前后,却集中出现了一批“香港文学史”,而这些“史”至少存在以下误区:一是用大中原心态看待香港文学,笼统地将其判为“边缘文学”;二是简单化地认为殖民地只能产生

罪恶,不能对香港文学的发展起任何作用;三是对“九七”回归给香港文学造成的影响估计过高;四是用内地流行的“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的观点评价香港作家作品。因此这些“香港文学史”很少能得到香港本地人的认同。

《史记》在散文史上的地位 罗书华在《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撰文指出,《史记》的实录奠定了中国散文学最为基本的品质:真实。而由事件为中心到以人物为中心的变化,在文学序列中也是一场看不见的革命。正是有了这种转型,史学才兼具了文学的性质,知识才附着了审美的功能,封闭的文本才创造了阅读、交流与对话的价值。《史记》以散为主,散中有骈;叙言引言,参差变化;文白相融,雅俗自适;有长有短,屈伸自如;有条有理,但又兼具情致。《史记》是中国古代散文的崇高典范,后世散文永恒的追求。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