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人:崔乐泉(国家体育总局学术研究部主任)
演讲题目:《东方体育文化之魂》
演讲地点:北京现代文学馆
中国古代体育最基础的运动形式,均是脱胎于生产实践和军事战斗技能。
射箭:体育项目的鼻祖
汉代的射箭运动在理论上也有了进一步的总结,仅《汉书・艺文志》记载的射法,就有八种六十九篇之多。魏晋南北朝时期,射箭出现了专业的比赛。
唐代武则天设立了武举制,规定了九项选拔和考核人才的标准,其中五项是射箭。到了宋代,射箭在民间更为普及。在当时的河北一带,民间组织的“弓箭社”就有六百多个,参加的人员有三万多。到了明清,康熙61年(1722年),曾经把承德作为狩猎的一个重要场所,推动了整个射箭活动的开展。
田径:初见端倪
中国古代没有田径这个词,但是与田径有关的同义词,如跑的同义词“走”,投的同义词“掷”,跳的同义词“逾高”、“绝远”等等常见之于文献当中。
从战国一直到汉代,由于军事作战中的车战改成大规模的兵团作战,因而士兵的走、跑成了部队的主要训练方式,具有长跑能力的人,就成为当时军队的重要人才。从汉代开始,长跑得到人们的重视,逐渐地发展成一种专业的比赛。
元代曾出现了一种叫“贵由赤”的长跑比赛,当时比赛的起点和终点分别在元大都(今北京)和元上都(今内蒙古),距离180里。现代马拉松是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上设立的,到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时,最终确定为长度42.195公里。元代的“贵由赤”比马拉松的距离长两倍多,而且时间上要早六百多年。
跳也是田径运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战国兵书中都记载:选择善投掷、善跳跃的士卒组成特殊兵种进行训练。
战国时期,秦军曾经在部队当中提倡一种“投石超距”的训练方式,让士兵练习臂力,提高战斗能力。直到唐代,军队对于有投掷技能者都是“具禄封进”,进行嘉奖。
水上和冰上运动
东周时,南方各国都提倡水战、舟战,所以水上兵士训练成为一项重要内容。现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件《宴乐渔猎攻战纹铜壶》,壶壁上雕刻有兵卒在水中游泳的画面。
北方以及西北地区也非常流行游泳活动,敦煌莫高窟就有一幅很典型的壁画――《弄潮游泳图》,画面中四人游姿跟现在的游泳姿势基本一致。
宋代的弄潮游泳还是以南方的浙江之潮为主。当时钱塘江之潮,在全国有名。南宋词人辛弃疾,曾经把当时在南方弄潮游泳的壮观景象用一首诗来表达:“吴儿不怕蛟龙怒,风波平步,看红旗惊飞,跳鱼直上,蹴踏浪花舞。”
跳水在古代也叫“扎猛子”,它主要流行于民间。宋代曾经出现了一种叫做“水秋千”的跳水活动。就是在船上竖两个很高的竹竿,竿上扎上秋千,当跳水者荡到跟秋千的横梁齐平的时候,突然一个跟斗从秋千上跳入水中。
古代冰雪运动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当时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发明了一种竹马滑冰,人踏在竹马上,手执一根曲棍,向前滑行,这是最早的一种滑冰方式。据文献记载,明熹宗五年(1625年)正月初二,东北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举行了一次盛大的冰上运动会,其中第一个项目是冰球,然后是花样滑冰表演。这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次冰上运动会。(《光明日报》7.24)
五代武士习射图壁画(甘肃敦煌莫高窟第346窟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