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见过的最棒的残奥村。”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克雷文在评价北京残奥村时用了好几个“超级棒”。
无障碍设施达到国际标准
北京残奥村共有42栋分别为6层和9层的公寓,为方便运动员出入,每栋公寓只使用1到3层,并配备了达到国际标准的无障碍设施。残奥村餐厅的食谱跟奥
在参加北京残奥会的4099名运动员中,有近2000人乘坐轮椅,为了解决他们的出行问题,残奥村提供了30辆配备轮椅升降踏板的大客车,还为有需求的轮椅运动员提供了电瓶车牵引服务。在轮椅、假肢维修中心,来自19个国家的150名专业技师将随时为运动员提供免费的假肢修复、矫正等服务。
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47位残疾人记者将采访报道残奥会。为了方便他们的工作,主新闻中心特意设置了残疾人记者服务台,工作间还配备了盲文电脑和打印机。新闻发布厅的前两排座椅被撤走设为轮椅区,大堂酒吧凳子的高度也特意降低了不少。
志愿者更加专业化
北京残奥会志愿者在帮助残疾运动员时,必须事先征得他们的同意。他们不希望被别人“另眼相看”,他们自己能够完成的事情,如果贸然帮助,反而会伤害他们。志愿者不能长时间地注视残疾运动员,更不能特意看对方身体残疾的部分。“我们注视一名运动员的时间不能超过3秒,在询问对方是否需要帮助时也应平视对方。”一志愿者说。
(《环球时报》9.3 谢戎彬等文)